相比于傳統留學,藝術留學申請中最特殊的地方,無疑是 作品集。
除時尚管理、策展、藝術史等個別專業外,幾乎所有藝術設計專業都需要提交作品集。
可是很多同學從一開始的選題環節就開始犯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都有哪些渠道可以幫助我們高效找到合適的作品集主題!
#1
院校展示作品
Winland Art&Design
原創選題當然是最受考官歡迎的作品集主題,但是 選題的靈感其實可以從前人的經驗中提煉出來。
曾經,有很多同學喜歡 從微博、小紅書、視頻網站等社交平臺尋找想法,但這些平臺的推送機制都是根據關鍵詞搜索,算法會優先推薦熱度較高的帖子,
最后的 結果就是大家看到的選題都大同小異,而且并不一定能貼合院校的喜好。
相反,為了有針對性地貼合院校和專業的喜好,我們可以從優秀院校的設計入手,通過探尋“ 在讀生&畢業生正在研究的領域”,發散出自己的作品集主題。
舉個例子,皇家藝術學院(RCA)在2022年夏天發布的 “2022-2027五年計劃”,明確列出了三大發展目標;
而在這三大目標中提到了多個關鍵詞,如: 都市生活、氣候危機、老齡化、人工智能、跨學科、跨文化交流、種族背景等。
#2
國際大賽/排名
Winland Art&Design
在留學申請時,我們需要明確一個概念:國外院校之所以先進,不僅僅是因為它們自身的理念具有前瞻性, 更因為它們普遍關注國際上的前沿領域。
如果我們也能 在作品集中表現出對國際前沿領域的關注,勢必能讓考官對自己的設計思考更感興趣。
舉個例子:
工業交互界的三大設計大獎之一—— iF獎的新秀獎設有15個研究主題,涵蓋面非常廣,包括貧窮、饑餓、健康、教育、能源等主題。
這些主題雖然看上去都是很大、很泛的,但我們可 以從每一個主題的要求中提煉關鍵詞,轉化為我們自己的主題。
比如iF獎在可持續社區的主題中表示:“希望有設計師能預想到 2023年以后未來十年左右的社區的變化”,“將 特殊人群融入到可持續社區之中”等,
這些都可以為我們的作品集選題提供非常有價值的參考。
例如獲得2021年iF設計大獎的作品—— DISC (Descente Innovation Studio Complex) Sports R&D Lab,由 cre-te 設計,
通過螺旋形上升的綠色平臺,在 保障生態友好設計的同時,讓庭院保持了 開放性,且具有良好的 無障礙設計,讓更多的人可以在這個開放空間中交流。
除了國際大賽之外,有些 國際院校排名的指標也能給我們的作品集主題帶來啟發。
比如前不久剛剛公布的“2023泰晤士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此排名衡量的 17個指標,專注于研究大學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聯性,
這些研究指標包括:
這些指標比iF獎給出的分類相比,有些重合,有些更加細化,幾乎每一個都可以 與個人經歷、正在發生的事實進行結合,形成一個新的優秀的作品集主題。
以 第14個指標——水下生物為例。
來自美國洛杉磯的 Lisa Gautier 運營著一家名為 “Matter of Trust”的非盈利工作室。
該工作室每天都會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環保人士捐贈的頭發,然后利用編織機收緊頭發的纖維,將它們編織成一個個墊子, 用于清理海上泄露的石油,保護海洋環境。
這些看上去平平無奇的墊子, 每塊墊子都可以吸附比自身重量重 5 倍以上的石油,從而有效凈化海洋水質。
當然,創意的落地不是一瞬間的。Lisa與其團隊之前也曾嘗試用草或其他纖維制品, 經過多次實驗才最終確定了最佳的材質與形狀。
而類似的創意如果被用在作品集創作上,勢必也會引起考官們的注意,大大增加拿offer的效率。
除了院校官網、畢業大秀、國際大賽、院校排名指標等渠道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 期刊、數據庫、科研報道、社會新聞等方式,給作品集主題增加靈感。
感覺沒有思路不知從何入手?
作品已經完成總感覺不夠驚艷?
詳詢!
你可能錯過的往期干貨
全美第4的藝術名校,為何總是爭議不斷?
什么作品集,能讓考官過目不忘直發offer?
就業沒在怕的!那些坐擁校企合作的藝術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