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我國是脂肪肝高發的國家,每三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患有脂肪肝,這與飲食和生活習慣的改變脫不了干系。尤其是中老年男性得脂肪肝的概率更大,因為他們應酬多、經常暴飲暴食、酗酒抽煙,最后導致自己身體出現“故障”。現在,我們體檢都已經普及B超,早期發現脂肪肝時,記住下列7種飲食方法,脂肪肝“不藥自愈”。
得了脂肪肝不能吃葷、不能吃肉的觀念是錯誤的。脂肪肝患者應該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因為蛋白質中的很多氨基酸(如甲硫氨酸、胱氨酸、色氨酸)有抗脂肪肝的作用。高蛋白質飲食可提供膽堿、甲硫氨酸等抗脂肪肝因子,使脂肪變為脂蛋白,有利于將其順利運出肝臟,防止脂肪浸潤。所以,飲食要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
高蛋白飲食還可以避免體內蛋白質損耗,有利于肝細胞的修復與再生。并且,蛋白質還有較高的食物特殊動力作用,可以刺激新陳代謝,適當提高蛋白質的攝入量,有利于減輕體重。蛋白質的攝入量每天按每公斤體重1.5-2.0克為宜。
碳水化合物能刺激肝內脂肪酸的合成,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是造成肥胖和脂肪酸肝的重要原因。因此,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比降低脂肪更有利于減輕體重和治療脂肪肝。除了蔬菜、水果中所含天然碳水化合物外,特別要禁食精制糖類、蜂蜜、果汁、果醬、蜜餞等甜食和甜點心等含單糖高的食物。
脂肪肝患者并非絕對禁止食用含脂肪的食物。其實,脂肪中的必需氨基酸參與磷脂的合成,能使脂肪從肝內順利運出,對預防脂肪肝有利。脂肪還能抑制肝內合成脂肪酸的作用,但食入過多的脂肪,可使能量增加,也不利于患者。因此,要掌握好脂肪的攝入量,適量攝取,每天50克左右為宜。
總能量的攝入不宜太高,以防止發胖誘發脂肪肝,對有肥胖或超重者更要控制或減輕體重。過高的能量會使脂肪肝合成增多,加速脂肪肝病變。但是,也不能突然一下子大幅度地減少總能量的攝入,以免患者不適應,反而影響健康。
肝臟內儲存著多種維生素,當罹患肝病時,儲存能力降低,就有可能引起體內維生素的缺乏,為了保護肝細胞和防止毒素對肝細胞的損害,應該多吃富含多種維生素的食物,如各種新鮮水果和蔬菜、谷物等,補充維生素。
脂肪肝患者飲食應該補充食物纖維及礦物質,不宜過分精細,主食應粗細糧搭配,多食蔬菜、水果和菌藻類,以保證足夠數量的食物纖維攝入。即可增加維生素、礦物質供給,更有利于代謝廢物的排出,對調節血脂、血糖水平有良好的作用。
脂肪肝患者要戒酒。酒精對肝臟的損害的作用已經得到明確的證實,脂肪肝患者一定要戒酒,以免加重肝臟損傷,不利于病情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