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這次建言活動,無論從知識上還是從心理上都帶給我不一樣的感受和收獲,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近日,山西農業大學勤學樓智慧教室內,該校公共管理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2022級的30多名學生正分享著自己參與為家鄉智庫咨詢建言活動的全過程。 此次為家鄉智庫咨詢建言活動開始于今年3月初,由山西農大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何云峰牽頭的“管理學原理”課程團隊組織實施,學院2022級公管專業98名學生全部參與。“活動意在鼓勵同學們邁開腿、張開嘴、拿起筆,開動腦筋,聚焦家鄉鄉村振興、區域公用品牌、傳統老字號等熱點話題,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寫出有價值的建言報告,促進專業知識與社會實踐的結合。”何云峰介紹,在4個多月的時間里,98名學生通過網調、實地查看、走親訪友等形式掌握了較為充分的一手資料,經過教師10多次指導打磨,完成了98份為家鄉智庫咨詢建言活動的特殊“作業”。 7月初,98名學生帶著各自的建言報告和學院推薦函回到家鄉,與當地政府、企業聯絡,投遞建言報告。“初級產業鏈發展不充分、品牌效益低下、產品定位不清、銷售渠道單一,覆蓋面窄……”學生徐小燁來自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針對家鄉特產云霧茶產銷存在的問題,他先后對當地茶農、茶場經營者、茶葉零售店和居民進行了10余次調研,寫出建言報告《英山云霧茶產銷聯動的瓶頸問題與突破》,報告得到了英山縣農業農村局和英山縣茶葉促進中心的兩份回函予以肯定。“建言活動不僅使我的知識、能力與素質得到更多提升,也增強了我關注社會、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徐小燁說。 來自山西晉中市的學生陳彬彥,將通過網調和實地走訪搜集到的當地“智慧農業”建設中亟待解決的農村發展政策落實、農業基礎設施落后等問題進行梳理,撰寫出《晉中市“智慧農業”發展問題及其改革措施》的建言報告,得到晉中市農業農村局3000多字的回函以及電話答復。“農業農村局的負責人不僅非常認真地給調研報告提出建議,還為我提供了更加詳盡的當地‘智慧農業’一手資料。”陳彬彥說。 據統計,98份建言報告選題涉及“特”“優”農業全產業鏈、老字號品牌、品牌營銷、非遺保護與開發、文旅融合、智慧農業等領域,涵蓋了果蔬、糧食、茶、酒、肉類等30多個特優農產品;調研覆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80多個縣(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