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北極星儲能網(wǎng)獲悉,7月4日,中國氣象局7月新聞發(fā)布會上,國家氣象中心副主任張恒德、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分別對高溫電力供應話題做了回應。張恒德表示,連日高溫將導致用電和能源需求急劇加大,建議電力部門規(guī)劃好能源調度,做好用電高峰時段的電力供應保障措施。賈小龍也建議要做好防暑降溫、電力調度、戶外施工安全保障等應對措施。
張恒德稱,今年北方地區(qū)高溫天氣從開始時間而言并非特別偏早,如2014年5月底京津冀和黃淮等地就出現(xiàn)了持續(xù)高溫天氣。今年6月中旬以來,華北、黃淮等地高溫過程影響時間偏長、強度明顯偏強。其中,6月21日至24日京津冀等地高溫天氣極端性強、持續(xù)時間長、40℃以上高溫范圍廣,為華北地區(qū)近10年來6月最強高溫過程。在此次過程中,京津冀、山東北部等地日最高氣溫達40~41℃,最大值為41.8℃,出現(xiàn)在北京懷柔區(qū)和天津濱海新區(qū),共有21個國家站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49個國家站突破6月極值;北京觀象臺在該站有氣象記錄以來首次連續(xù)3天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40℃(22日41.1℃,23日40.3℃,24日40.0℃)。
預計7月上旬京津冀等地仍多高溫天氣,5-7日,京津冀、汾渭平原及河南北部、山東北部等地部分地區(qū)日最高氣溫可達39~41℃;8-9日,華北南部、汾渭平原、河南北部等地還將有明顯高溫天氣。
連日高溫將導致用電和能源需求急劇加大,森林火險氣象等級升高,在戶外活動可能發(fā)生中暑或熱射病。建議電力部門規(guī)劃好能源調度,做好用電高峰時段的電力供應保障措施;北京北部、河北東北部等地森林火險氣象等級較高,建議做好林火防范和監(jiān)測。5-8日,京津冀、黃淮境內京港澳、大廣、京滬等高速公路部分路段的路面溫度可達55~62℃,建議重點關注由路面高溫導致的車輛爆胎、自燃等事故。此外,受濕熱天氣影響,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電力負荷也將逐漸增高,建議提前做好電力供應保障。
賈小龍介紹稱,根據(jù)7月氣候趨勢預測,有五方面的氣象服務提示建議:
一是防范強降水、強對流及次生災害。東北、華東中部和北部、華中、西南地區(qū)、西北地區(qū)西南部、新疆西南部階段性強降水可能引發(fā)城市內澇、山洪、山體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強對流天氣災害風險較高,松花江、嫩江、遼河、淮河及長江中下游可能有較重汛情。建議有關部門做好防汛、防雷、防雹工作,加強隱患點巡查排查,及時排除田間積水,在工程建設、交通運輸、電力供應、通信保障等方面做好防范應對措施。
二是防范華北黃淮等地高溫的不利影響。內蒙古中西部、華北、華東北部、華中北部、西南東部、新疆等地出現(xiàn)階段性高溫熱浪風險較高,建議做好防暑降溫、電力調度、戶外施工安全保障等應對措施,特別要注意保護戶外工作者、體弱者的身體健康,防范高溫危害。7月起正值暑期,公眾戶外出游需求增多,建議關注兒童涉水安全教育,謹防溺水事件發(fā)生。
三是華南和東南沿海注意防范熱帶氣旋的不利影響。
四是防范華北等地氣象干旱。華北、西北地區(qū)中北部、新疆北部氣象干旱發(fā)展可能性大,建議抓住有利天氣開展人工增雨作業(yè),做好塘壩、水庫蓄水工作。
五是防范森林草原火險。內蒙古中西部、華北、新疆東部等地氣溫偏高、降水偏少,森林草原火險等級高,建議做好防御工作和應對措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