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也有不少醫學類畢業生以過來人的勸說學生們,最好不要選擇醫學專業。但是每年醫學類的專業依舊是報考大熱門。不僅是因為醫生30歲之后薪資待遇較高,更多的還是很多學生心中理想,有抱負。
但是別看醫生的發展前景很好,可醫學生和醫生之間,還有一道很難跨越的鴻溝。醫學生畢業想要順利成為一名醫生,不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煉,肯定是不行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哪怕是學歷再高的醫學生,因為沒有經驗,也很難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令人心動的offer》是一檔比較火爆的綜藝,觀看的學生不少。
在醫學季中,有一位985醫學女博士引起了很多學生的注意。某次考核,醫學女博士在導師的陪同下出診,導師根據女生的表現進行打分。
本次出診,讓女博士對醫生這份職業有了新的認知。因為不了解醫院的系統,剛開始出診的時候花費了很多時間才成功登陸。
而在接待病人的時候,盡管女博士已經快速調整了狀態,可還是錯漏百出。首先在病人認真講述病情的時候,女生并沒有仔細聽,而是在自顧自的錄入患者的信息,這期間還打斷了病人的話。
在之后的診療過程中,女生又僅憑患者提到的曾經得過胰腺炎的信息,在沒有影響成片的情況下,直接斷定病人是胰腺炎復發。
隨后在患者的質疑下,女博士建議患者去拍一個腹部B超,但是沒想到患者比她還懂,認為應該直接拍CT。最離譜的是,女博士竟然同意了患者的建議。
在整個診療的過程中,女博士一點主見沒有,全程被患者支配著。之后在給病人開藥的是,面對病人詢問的服藥時間和藥量等問題,女博士竟然一點都不懂,甚至要打開手機查詢。
這樣的操作已經讓病人對她失去了信任。而女博士查詢無果之后干脆亂開藥,說直接吃14天。不過沒想到她這回撞槍口上了,病人直接反問:“抗生素類的藥物不是最多只能吃一周嗎?”
女博士沒想到自己第一次問診,竟然就被病人上了一課,回答的時候也沒有了底氣,只好弱弱的說:“那就先吃一周吧。”
面對女博士這樣的表現,導師在身后看得也是頻頻搖頭。985院校的醫學博士,按理來說專業知識應該過關,但是很明顯,在本次考核中,女生并不合格。
也許她的履歷很光鮮,知識儲備也不錯,但是卻沒有硬實力,醫學水平也令人堪憂。想要有好的發展,還是要繼續努力。
知識儲備和實踐能力要同時具備,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
知名985高校,而且還是博士,相信學生當初也是以非常高的分數被高校錄取的,而且在學校里面也一定是品學兼優。
但是很明顯,在本次的考核里面,學生各方面都不太及格。不了解學校的系統,浪費了很多時間進行登錄,這一點還能理解,畢竟是醫學生,不是計算機專業的學生。
但是醫生在坐診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聽病人的陳述,從而來確定下一步的治療方向。結果女生聽都不聽,病人在一旁自說自話,女生在一邊繼續錄入患者信息,這樣的問診無效溝通,能看出什么呢?
而且最重要的是女生的知識儲備看起來也不太夠,問診的過程全程都在被病人牽著鼻子走,病人說拍CT就去拍CT,病人問吃藥的時間和藥量,女生也不清楚,最后甚至被病人上了一課,這樣的表現確實無法讓人相信她是從知名高校畢業的。
可見,哪怕是知名高校的醫學博士,在真正實踐的時候,還是有可能會翻車。有的時候知識儲備沒有辦法和實踐結合起來,這是很多醫學生都會面臨的問題。
這也很直觀的反應了實踐的重要性,醫學生們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還是要不斷努力的,不僅要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而且還要有較強的實踐能力,畢竟未來是要進入醫院,成為一名真正的醫生的。
今日話題:你覺得醫生的履歷和硬實力哪一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