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公眾號“桌子的生活觀”(ID: zzdshg)。
高考成績出爐,這幾天捷報頻傳。
學生們查分時的瞬間,也刷屏了網絡。
(資料圖)
有的學子考了711分高分,查分時胸有成竹。
有的考生,666分一臉云淡風輕,父親偷偷捂臉哭。
還有的女學霸712分,查完分淡定睡覺。
不管是微博,還是各種短視頻平臺,類似的新聞數不勝數。
十年寒窗,考出這樣的成績,他們無愧于自己多年的努力,當然值得高興和慶賀。
只是,社交平臺鑼鼓喧天,總讓人有一種錯覺:好像這批高考的孩子,全部都考上了。
其實并不是。
2023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有1291萬人,而我們看到的那些報喜的分數連百分之一都不到。
還有一大批沒有過錄取線的孩子,被刷屏的喜訊掩蓋。
在鏡頭對準上岸的孩子們時,我更想說說,背后這群數量龐大的、失落的同學們。
這次高考,我兩個親戚家的孩子,也是考生。
今天聽家里人說,一個堂妹,考了636的高分,985算是穩了。
父母喜不自勝,很快,全家族都知道了這個喜訊。
而另一個小侄女,沒有達到本科分數線。
同樣付出了很多努力,同樣承載著父母家人的期待。
只是一個收拾行囊,即將踏上理想的學校。
另一個,在復讀還是走向社會的選擇中,不知何去何從。
同一個家族群里,在滿屏的祝賀聲中,小侄女的沉默,顯得格外令人揪心。
我們的教育,好像只教會孩子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轉折點。
卻沒教過他們,一旦這個轉折點沒能跨過,他們今后的人生,該怎么走?
所以,那個差4分沒考上大專的孩子,查到成績后,失聲痛哭。
所以,才有孩子查完分數后,說“不活了”。
多年來,他們將高考,視作成人后的一場重大戰斗。
高考上岸,就是那個勝利的果實。
但是人生往往有時候會事與愿違,只要我們努力過,就要學會去坦然面對那個最壞的結果。
我很能理解高考失利,失落痛苦的孩子。
對每一個普通考生來說,這次高考真的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首先,是高考人數比去年還多了近100萬,競爭更加激烈。
其次,他們所有人,都完整經歷了整個疫情。
最好沖刺的時間,他們幾乎都在上網課。
條件和物資的限制,對想要彎道超車的學生來說,又是當頭一棒。
他們幾乎趕上了所有艱難的時刻,卻無法避免,要迎接接踵而至的挑戰。
競爭就是很殘酷,幾家歡喜,幾家愁。
在網上,看到很多高考失利學生的留言:
“復讀又差10分,二復還是大專糾結死。網上看到就快速滑走,真的看見他們考的數字就難受得要命。”
“出成績后,眼睛都哭腫了。明明模考很高的科目卻很低,接受不了自己的平庸,好難受。”
“最差的一次留在了高考,這輩子都無法釋懷。”
也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明白他們此刻的心境。
不用外界的責備,不必看到各種失落的眼神,那個考砸的孩子,早已在心中自責了無數遍。
之前看過一個視頻,女孩發現自己考砸了后,忍不住對著媽媽崩潰大哭:我考砸了……
在他們心中,三年的努力,付諸東流,他們才是最失落和委屈的那個人。
正如一位網友在形容自己考砸后的心情:
“高中全部模擬考試積攢的驕傲啊,轟然倒塌。
不愿意面對親人和老師,老想找個地洞鉆進去。
不愿意打扮自己,食欲不振,如同行尸走肉。
哭了不知道多少個夜晚,有時候吃飯吃著吃著就掉下眼淚……”
不甘、悔恨、自責……種種情緒糾纏在一起,將他們拖入痛苦的深淵。
無法面對老師和父母,內心無比愧疚,甚至產生自厭自棄情緒。
這種羞恥感,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伴隨著他們。
考砸了的孩子,不是像別人猜的那樣,荒廢了學習。
他們同樣披星戴月地學習,寫過的試卷習題冊也滿滿一摞。
他們也見過無數個凌晨的校園,品嘗過競爭的滋味。
或許是因為學習方法,或是因為考場心態,或許是身體等不可控的原因,又或許是天賦的高下。
他們拼盡了全力,也沒能拿到那張入學通知書。
但是,不能因此,就否定他們的努力。
就在不久前,高考考場外,一位媽媽接受采訪。
被問到:你想對孩子說什么?
這位媽媽大氣地說道:
一舉奪魁就上交國家,資質平庸就承歡膝下。
考得好,那么孩子大概率是要去報效國家的,考得差,那么這個孩子很有可能是回來給你報恩的。
不管是成龍成鳳,還是平凡地過一生,我們的孩子,只要平安健康就好。
比起將所有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如我們多去關注自身的成長和興趣。
我們這一代父母,一定要懂得,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他們有能力,也有擔當為自己負責。
高考失利又怎樣?
上不了好的大學又怎樣?
他們只是做錯了題,不是做錯了人。
不管結果如何,他們都是我們最愛的孩子。
正如一位媽媽,十分豁達地表示:孩子高考落榜了,經營多年的水產生意有了接班人。
調侃也好,玩笑也罷。
至少,態度是開明的。
人生,不是靠高考一錘定音,你仍有無限可能。
之前看過@果果的媽媽一個視頻。
小小的果果問媽媽:如果我考上清華和北大,媽媽你會怎樣?
媽媽十分開心地說:那我一定會為你驕傲。
果果又問:那如果我烤上地瓜呢?
媽媽非常認真地告訴他:如果你把地瓜烤得又軟又糯,香甜可口的話,那媽媽也一樣會為你驕傲的。
我很喜歡這種教育方式。
社會常常教導孩子:要考名校,要出人頭地,但沒人教育沒有考上的人怎么辦?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一次失利,不代表永遠的失敗。
人生是曠野,不是軌道。
那個考砸的孩子,只要盡全力拼搏過,也就對得起多年的努力了。
距離我當年高考,已經過去十多年了。
我清晰地記得,出成績那天的每一個細節。記得每個清晨與黃昏,我奔跑著去教室學習的場景。
我不甘心,付出了這么多努力,卻沒能收獲想要的結果,甚至產生過擺爛的念頭。
我覺得自己整個人就像失去靈魂一樣,處于極度的悲傷和麻木之中。
后來的暑假,我跟著父親去他所做事的工地,找了一份差事。
毒辣的太陽,曬化了我心中的委屈和墮落,每天笨重的體力活,也讓我漸漸明白一個道理:
高考的失利,并不代表人生的失利,而你如果一直沉浸在這個里面,那么你的人生也就這樣了。
高考這場戰斗,我沒能打贏,但人生還有很多仗,我不能投降啊。
很快我就選擇放棄復讀的念想去讀一所普通的大學,然后在大學里面繼續努力。
在大學期間,我拼了命學習,除此之外,我還做兼職,給家里減輕負擔。
大學畢業后我以優異的表現成功入職航空公司,待了一年之后我發現這一眼望到頭的工作不是我想要的,然后果斷選擇辭職。
辭職后,我又嘗試過很多行業,后來兜兜轉轉做了自媒體,這樣一干就是8年。
所以,當我現在回過頭去看當初那個高考失利、悲痛欲絕的暑假,發現那只是眼中的一粒沙而已,而我當時卻因為那一粒沙而看不見整個天空。
我知道,現在依然有很多孩子沉浸在高考考砸的陰霾中。
高考確實很重要,重要到,它是普通孩子改變命運的一場戰斗。
可是人生的路還很長,改變命運的,也不止這一場考試。
這世界上,有人一路高歌猛進,始終優秀。
也有人大器晚成,以暗淡開場,以璀璨結尾。
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更不要放棄更多的可能。
就像《夢中的那片海》里的那句臺詞:
人生,可不止這一片什剎海,外面還有更廣闊的天空等著咱。
你要做的,就是專注地看著前方,持續不斷地向前走。
你總會找到屬于自己的那片藍海。
推薦閱讀
深度:社會經濟增長的平緩,將敲響應試教育的喪鐘
葉圣陶20句箴言告訴老師,真正的教育原來是……
為什么中國足球沒戲?看看中國教育就知道了!
文末留言功能已開通,歡迎大家點擊右下角,暢所欲言!
作者丨桌子,身高1.85米,有八塊腹肌的兼職男模。前南方航空公司職員。三觀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新浪微博@桌子的生活觀 ,個人微信公眾號: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處理,郵箱2285912268@qq.com。
編輯丨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