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會人員合影
日前,由北京聯合大學、揚州大學等12所地方院校及谷歌、微軟、arm等12個行業相關企業聯合申報的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開放、融合、共享的地方院校新工科校企協同育人模式創新”項目啟動會在北京聯合大學召開。
項目負責人北京聯合大學盛鴻宇介紹,為主動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和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創新,培養造就一大批多樣化、創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支撐產業轉型升級,2017年教育部組織開展了新工科研究和實踐。“開放、融合、共享的地方院校新工科校企協同育人模式創新”項目是教育部首批認定的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Google開發技術推廣部中國區負責人欒躍做了《AndroidThings和開源人工智技術TensorFlow&AIY開發工具,推動新工科教育的人工智能課程》的學術報告,他表示,谷歌在中國專門成立了AI研究中心,谷歌愿意幫助國內高校加快“新工科”卓越人才的培養。
課題組成員Arm亞太區大學計劃經理陳煒做了《Arm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規劃與產學合作》學術講座,他認為,新工科建設應從“突出工程性”及“緊密產學合作”兩方面大力推進,為培養新時代的工程領軍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微軟公司教育行業總監江浩表示,微軟已經布局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微軟做為課題組成員在新工科專業共建、人才共育、產學聯運技術導入、科研合作聯合申報、科技賦能創新孵化的“產、學、研、創”全方位戰略合作。微軟將遵循繼承與創新、交叉與融合、協調與共享的原則,培養多元化、創新型卓越工程人才。
聯合課題組進行了工作研討,課題成員從研究背景、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思路、創新點、實施內容、任務分工、預期成果等方面進行了討論。項目召集人之一揚州大學徐家慶介紹了項目產生的背景。他表示,“開放、融合、共享的地方院校新工科校企協同育人模式創新與實踐”這一課題,探索如何更好地吸引優質企業資源參與人才培養,推動新工科建設中的開放式辦學,創新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構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資源集成、多元合作的協同育人機制。
項目組成員谷歌大學合作部經理朱愛民表示谷歌公司在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框架下,積極支持新工科建設項目,包括新專業、新方向課程建設和改革,跨領域專業融合等。谷歌將與牽頭高校緊密協作,圍繞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探索產學合作人才培養新模式。
原硬蛋空間總監,現任西普智控人工智能實驗室首席科學家趙弋洋表示,創新創業潮流中新興行業對人才需求變化也是日新月異的,培養適合新學科和新方向的人才,需要有新工科教學育人模式。
深圳訊方CEO戴毅在發言中表示,作為課題組成員,如何利用產業優勢,能深度參與新工科建設;能夠加強工程通識教育,加強學科交叉融合能力;能夠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