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國家衛健委發布了《7歲以下兒童生長標準》,離2009年的上一版標準,相隔13年后的更新。
【資料圖】
0-7歲兒童的生長發育標準
想知道娃的身高究竟是啥檔次嗎?查一下唄。來源是:國家衛健委。男童、女童是有區別的。
具體查詢方法:
第一步:根據孩子的性別,找到對應的表格;第二步:在第一列中找到孩子的年齡,向右橫向看過去,找到接近孩子身高的數值;第三步:沿著身高列向上看,找到孩子身高所處的百分位數值。
第四步:參考平均身高值,比對孩子的身高。表中P50(圖中紅框)那一列,就是同年齡、同性別孩子的平均身高值。
孩子身高的百分比數值越高,說明個頭越冒尖。
反過來,數值越低,說明個頭越墊底。
舉個例子:5歲女寶,身高115cm。
查看表格:孩子的身高在113.6cm ~116.1cm 之間,對應的百分位數值為P75 ~ P90 ,屬于“中上”水平。
說明這個孩子的身高,超過了75%~90%的同齡女寶。
看到這里,有的家長可能會急:
身高百分位,是不是在P50或者以上才算正常?
別急!
在P3~P97之間,并且生長速率在正常范圍內,都是正常的。
但如果孩子身高一直都在“矮小”(<P3)那一欄,就要帶去正規醫院內分泌科、兒保科、生長發育門診看看了。
反之,孩子早早就鶴立雞群(>P97),也不見得是好事。
一直比同齡孩子個頭高6~7厘米以上的孩子,不少都骨齡偏大,有早發育的問題,生長周期短,骨骺提前閉合而停長。
7-18歲兒童的生長發育標準
7-18歲兒童生長發育標準,主要可以參考國家衛健委發布的《7-18歲兒童青少年身高發育等級評價》(2018版)。同樣分男童、女童版。
男童版
女童版
根據這個標準,孩子的身高發育分為5個等級:
下:身高 <—2SD中下:—2SD ≤ 身高 < —1SD中:—1SD ≤ 身高 ≤ +1SD中上:+1SD < 身高 ≤ +2SD上:身高 > +2SD(注意:SD為標準差)
同樣,表中的“中位數”,表示同年齡同性別人群的平均身高值。
身高在-2SD和+2SD這個區間內,都是正常的。
但如果孩子身高<—2SD,那就達到了“矮小”標準,建議及時看醫生。
孩子的身高發育的兩個高峰期
第一,嬰幼兒期。
出生后到1歲左右,是生長速度最迅速的一個階段,能增長約25cm。
1~3歲,身高增長速度逐漸放緩,但仍處于發育高峰期,共增長約20cm。
3歲以后生長速度再次下降,到青春期之前,每年增幅約5~7cm。
第二,青春期。
正常情況下,男孩從青春期到骨骺線完全閉合,可長高約28~30cm左右,女孩能增高20~25cm。
平時,父母最好定期給孩子量量身高。如果孩子每年長不夠這個數,要看醫生:
3歲前:每年 < 7cm3歲~青春期前:每年 < 5cm青春期: 每年 < 6cm今天的分享到這里,下篇文章我們聊聊: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