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兩歲貴州男孩明明(化名)因為感冒咳嗽不斷,被家人送到當地醫院后卻意外發現心臟異常。醫生通過聽診器給孩子聽診,孩子心跳像一匹野馬一樣奔騰,每分鐘達180次,而正常2歲孩子的心率應該在100~120次/分。
心臟上長了個大腫瘤
醫生通過進一步檢查發現,明明心跳過速的原因是其心臟上長有一個腫瘤。隨后,明明的家人帶著孩子四處奔走求醫未果,最終來到重醫附屬兒童醫院胸心外科就診。
(資料圖)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胸心外科主任醫師安永介紹,明明到該院就診時,已經出現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這種心跳會讓人感覺心悸、胸痛、頭暈、呼吸困難甚至瀕死感。小孩大多數表現為煩躁、哭鬧、大汗、呼吸急促等,“如果把心臟比作一個自充電工作的‘血泵發動機’,心跳就是其工作的速度和節律。”
明明的心臟僅有雞蛋大小,卻長了一個5cm大小的巨大腫瘤,造成孩子嚴重室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并影響心臟自身收縮和舒張活動,如不及時手術,很容易猝死、暈厥或心力衰竭。
安永介紹,心臟腫瘤是罕見的心臟疾病,原發性心臟腫瘤的發生率為0.001% ~0.03%;原發性左心室腫瘤更為罕見,約占心臟原發性腫瘤的3% ~5%。
要想讓明明的心臟正常工作,必須得及時拆除壓在孩子心臟上的定時炸彈“腫瘤”。手術風險極大,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設想。為此,該院胸心外科高度重視,組織了兩次全院多學科大會診,最終專家們一致認為手術切除腫瘤才可能挽救孩子的生命。
安永醫生將手術的風險如實告知明明的家人,麻醉氣管插管和開胸過程中的刺激,可能引起惡性心律失常,孩子可能隨時心跳驟停;手術操作中,可能引起腫瘤堵塞二尖瓣、主動脈瓣、進一步壓迫冠狀動脈或腫瘤竊血加重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壞死等危險,但明明的家人仍舊想為孩子“搏一搏”,“孩子平時活潑可愛,我們不想放棄,拜托醫生救救孩子。”
近5個小時手術沖破難關
經過精密的術前討論和準備,安永帶領手術團隊主刀為明明手術。
手術室彌漫著緊張的氣氛,在小心翼翼開胸過程中,明明的心跳不時出現紊亂,血壓降低。手術組醫生快速建立了體外循環,讓孩子的心臟得以休息,避免心臟再次損傷。
由于腫瘤巨大,要將心臟翻轉出現困難。腫瘤已經向外突破心外膜以及向內突破心腔內,腫瘤累及范圍大;冠狀動脈受壓、推移明顯,與腫瘤距離非常近,稍有不慎可能破裂大出血;腫瘤堅硬,切割分離困難,腫瘤組織和正常心臟組織相互交織、粘連緊密,似乎深不見底,分離時若穿破心腔,孩子可能下不了手術臺。
最終,憑借豐富的手術經驗,安永主任醫師帶領團隊成功將藏在孩子心臟深處的腫瘤切除完整,并巧妙地對腫瘤挖出后在左心室壁上的“大洞”進行修補。
手術時間歷時4小時43分,明明的心跳順利恢復,醫護人員懸著的心總算放下。經過病理檢查,明明左心室的心臟腫瘤為良性腫瘤。目前,孩子恢復良好,將于下周出院回家。
安永提醒家長,若發現孩子有心悸、胸痛、不明原因煩躁、心律紊亂、心影異常,應盡早來正規醫院就診。
上游新聞記者 石亨 通訊員 袁儒青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供圖
編輯:夏洪玲
責編:石亨
審核:吳忠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