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過年,恰逢陽康,有人忙著到處瀟灑,有人卻忙著賣房子。
昨天有一位許久沒見的老哥從區縣趕到了主城,這位老哥是開連鎖幼兒園的,生意做得很大,在好幾個區縣開了十來家幼兒園,有一位朋友就張羅了一場酒局。
(資料圖)
酒過三巡,一陣寒暄之后,這位老哥給我們講起了他這次來主城的主要任務,居然是要把名下的兩個房子賣了,換點錢準備在上海給兒子買房子。
他的兒子才剛剛大二,雖然是在上海讀大學,但大家都勸他別這么著急賣重慶的房子,因為現在上面已經很久沒提房住不炒的事了,房地產也已經再次恢復了支柱產業的地位,所以大家都覺得房價肯定會再次回暖。
這位老哥端起酒杯悶了一口,然后嘆了口氣:不瞞大家說,從我幼兒園的招生情況來看,房地產是真的很難再好起來了,在重慶各大郊縣,幼兒園的孩子們正在肉眼可見地變少,以后哪還有這么多人到重慶買房?
原來,這位老哥開的幼兒園從2021年開始出現了招生困難的現象,到去年夏天這種情況越演越烈,每個幼兒園幾乎少了一個班。
就在12月份,他的幼兒園照例開始了2023年的招生預報名,沒想到預報名人數比去年又少了一大截。
聽了他的介紹,我悄悄地找出了以前整理過的近年來出生人口數據圖:
圖中的橫坐標表示年份,縱坐標表示出生人口數。不難看出:在2016年,人口出生數達到了頂峰,此后逐年下降,從2018年開始,就已經低于過去幾年的所有數據了。
這之后的數據,孔雀東南飛,一路不回頭。2022年的數據會不會比1000萬少?2023年的數據會不會更慘不忍睹?這些問題簡直想都不敢想。
2018年出生的孩子,大部分是在2021年開始上幼兒園;2019年出生的孩子,大多數是在2022年開始上幼兒園。這恰好與這位老哥所說的招生難出現的時間點對應了起來。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位老哥所說的問題,根本不是單純的幼兒園招生難,而是意味著整個教育行業衰敗。
幼兒園是學習生涯的開端,所有的大學生當初都曾經是小學生,也都曾經上過幼兒園。幼兒園都出現招生困難了,中小學甚至大學,將來都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類似的問題。
2018年出生的孩子,大約會在2024年開始上小學,2030年開始上初中,2033年開始上高中,2036年開始上大學。
這幾個時間點,基本代表著各階段教育開始出現招生難的時間點。有一組數據觸目驚心:2021年,全國高考招生計劃人數是970萬人,但2021年的出生人口數只有1062萬。不難想象,十幾年后,招生難將成為社會的普遍現象。
若干年后,人們會在不經意間發現,2022年是教育行業的分水嶺,這之前是繁榮,這之后是衰退。因為招生難將會給教育行業帶來顛覆性的影響,首當其沖的是老師。學校都招不到學生了,老師自然也面臨著失業的危險。
或許有人會說,公立學校的老師都有編制,所以即便失業,也肯定是從私立學校的老師開始。這話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全對,看看韓國就知道了。
去年9月份,韓國教育部宣布要從今年開始縮減教師編制數量。這種事情,只要開始了就很難停下來,因為韓國的出生人口數量近年來也在不斷減少。
因為缺少生源,就連首爾的高中都已經開始倒閉了。
要知道,人群總是會涌向首爾這種大城市,學校倒閉的順序總是從鄉村到小城鎮,最后才能輪到大城市。當首爾都出現學校倒閉的時候,情況已經萬分危急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韓國教育界發生的這些事,在中國將來同樣會重演,教育行業正在勢不可擋地變成夕陽產業。最近幾年,盡量別讓孩子去讀師范專業。
說句題外話,我覺得這位老哥賣掉重慶的房子,給兒子去上海買房這件事做得很對。因為上海這種城市可以吸引全國人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處于人口流入階段,而重慶主城區卻只能吸引郊縣人。
都看到這里了,點個贊再走吧。下面進入數學時間,今天的思考題是幾何問題,解題所用知識不超過初中二年級。題目只針對競賽生,不打算參加競賽的學生請忽略本題。
思考題(4星半難度):
紙上有2023個點,其中任意3個點都不在一條直線上,任意4個點都不在同一個圓周上。老師讓同學們在紙上畫一個圓,使恰好有3個點在圓周上,而且圓周外恰好有1010個點。問這樣的圓是奇數個還是偶數個?
歡迎把您的解答寫在留言區,如果沒有人給出正確的詳細解答,明天我將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