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自從使用這個配餐系統后,制定食譜省事多了。”近日,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丁集鎮中心小學副校長黃乃俊說,2021年裕安區試點“學生電子營養師(網絡版)”學生餐管理系統以來,配餐效率大幅提升,所選食材更加豐富,學生營養也更加均衡了。
據悉,該系統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專門針對欠發達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開發的膳食分析軟件,不僅具備中小學集體食譜設計的功能,還可以對學校實際供餐情況進行營養分析和評價,以科學指導供餐單位提供中小學生成長發育所需的食物。
以前,一提到要制定營養餐食譜,黃乃俊就很頭疼。學校沒有專職營養師,兼職教師缺乏營養配餐工作專業素養,只能憑經驗制定食譜或采用食材配送單位建議的食譜,難以實現營養配餐的初衷和目標。
現在,黃乃俊既可以從系統食譜庫中直接選用,也可以結合本地時令蔬果上市情況設計個性化食譜。每學期初,他會登錄系統輸入就餐學生、餐費標準等信息,之后只需要每周五登錄一次系統,就能很快完成下周食譜設計、食材采購計劃下達、每天食譜營養分析報告生成等工作流程。
為了用好這個學生營養“小管家”,裕安區教體局對全區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學校負責食譜制定的教師專門進行系統操作技能、《學生餐營養指南》解讀等培訓,確保全區所有實施學校都有一名能熟練操作系統、掌握一定學生餐營養搭配知識的“兼職營養師”負責系統維護、食譜設計等工作。
科學的營養餐食譜需要烹飪水平高、責任心強的食堂廚師去烹制。為了給師生做好飯,裕安區教體局高度重視學校食堂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知識與烹飪技能培訓工作,利用每年寒暑假舉辦適應“學生電子營養師”配餐要求的烹飪技能培訓、崗位練兵等活動。
“以前我們燒大鍋菜,每個菜只有兩三樣食材,燒熟燒透燒爛就可以了。實施‘學生電子營養師’配餐后,我們要把出菜時間控制到最接近學生用餐的時間,炒菜多用小灶邊吃邊炒,盡量讓學生吃的時候色澤誘人。”石板沖鄉明德小學食堂廚師朱明領說,學校不僅要求他們提高烹飪水平,還要求做菜少油低鹽、注重健康,現在油鹽出庫都用電子秤稱重,若不注意控制油鹽用量,后面菜就不夠用。
此外,裕安區還多次組織學生營養餐食譜設計大賽、烹飪大賽、學生主題征文和演講比賽等活動,交流“學生電子營養師”配餐以來各校在食譜設計、菜肴烹制、營養健康宣傳教育方面成果。如今每天餐后,區級營養餐工作群都成為各校上傳菜品、食譜營養分析報告的新“賽場”,比食材豐富、比菜品色澤、比食譜營養成為常態。
城南鎮寶豐寺學校校長張彥說:“過去學生在窗口打飯菜,經常跟阿姨說這個菜要那個菜不要,使用‘學生電子營養師’配餐后,學生們望著色澤誘人的營養午餐,再也不挑食了。”
裕安區教體局學校安全管理中心副主任吳瑞說:“目前全區120所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學校已全部使用‘學生電子營養師’系統科學配餐,約5.4萬名學生在校吃上了色香味俱佳的暖心營養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