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東京銀座的中央區立泰明小學采用意大利高檔品牌“阿瑪尼”監制的標準服裝(實際相當于校服),遭到了價格過高等接連批評。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 4月6日,該小學舉行了新服裝對象一年級新生的開學典禮。據校方透露,出席的55人全部身穿阿瑪尼,1人缺席。
校長和田利次表示:“能迎來開學典禮,松了一口氣。為了讓孩子們安心地上學放學,愿大家溫柔守護他們。”
關于該問題,不但2月在國會上被提及,而且中央區教育委員會等收到“買不起的孩子怎么辦”等800多條意見,造成了廣泛影響。
據悉,新校服加上帽子、包等,一套價格超過了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600元)。
文部科學省3月19日向全國的教育委員會發出通知,要求校服等學習用品不能給家長造成過度經濟負擔。文科省要求選定及更改校服等時廣泛聽取家長意見。文科相林芳正4月6日表示:“雖然校服由各學校決定,但會視需要加以指導建議。”
據中央區稱,問題曝光后收到報告稱在校生被揪住衣服詢問“這就是阿瑪尼啊”的騷擾。校方也采取上學路段由民間保安公司進行巡邏警備的安全措施,6日的開學典禮也對進入學校附近道路進行了限制。管轄該地區的東京警視廳筑地警署也在學校附近部署了約20名警員,遠多于往年。
據中新網此前援引日本新華僑報網文章,日本社會一直對職業衣著有著規范意識。比如在學校就必須穿校服,出社會就必須穿西服,連自衛隊的組織機構里也要分個“西服組”和“制服組”。這種著裝“常識”可謂是日本社會等級森嚴的封閉文化的代名詞。
日本基礎教育長期以來注重集體養成模式,培育學生的團體意識和向心力。整齊劃一的校服又是學校塑造學生集體意識的有力載體,多年來也算“功德無量”。但最近,社會上反對校服的聲音越來越多。
其主要是來自學生家長們。校服在為學生撐“臉面”的同時,正逐漸成為家長們沉重的經濟負擔。日本文部科學省都不得不下達通知,提醒各學校不得進行校服攀比,為家長造成過重的負擔。
上述文章指出,跟私立小學兩套校服10多萬,一個書包動輒8萬多相比,阿瑪尼的校服才要8萬多,的確不算貴了,甚至稱得上是性價比超高。但問題是,泰明小學校是一所公立學校。一般公立學校校服的平均價格在2到4萬日元左右。在日本讀公立學校最大的好處就是省錢。更直白一點的說,日本的公立學校的定位,就是要服務于平民階層,讓條件不好的孩子也有書讀。家庭條件好的日本人都更愿意將孩子送去教學質量高的私立學校。
校方的態度是學校需要一個明確的定位,要體現銀座的時尚感,為了維護銀座的品牌形象,也為了從小培養孩子們美的意識,所以這次的校服要特別定制。而是否購買,可以由家長們自行判斷,學校不會強迫。
但上述文章指出,然而對于日本人來說,校服承載的是集體意識,校服所代表的是歸屬感,盡管家長們可以自行判斷,但在這樣一個社會里,哪位家長會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大集體里不穿校服的“另類人”,從而增加孩子在校內遭受霸凌和歧視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