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在京高校的招辦負責人,本周陸續做客北京城市廣播《教育面對面》欄目,解讀今年在京招生政策。記者了解到,今年名校在京招生計劃基本與去年持平,另外不少高校還與時俱進開設了新專業。
清華全面推行按大類招生
去年清華在京共投放統招計劃169人,其中文史類7人、理工類162人。今年清華在京統招計劃將保持穩定。清華北京招生組組長朱玉杰透露,以往因為考生報名踴躍,清華每年都在北京追加計劃,加上自主招生、保送生等不納入統招的特殊類型,實際錄取人數會遠超169人。
從去年起,清華大學在本科生中全面推行大類招生,所有本科專業整合為16個大類,學生填報志愿時按照專業類來填報。今年清華除藝術類外的15個大類專業都會在北京高考統招中投放計劃名額。北京考生比較關注的新雅書院屬于文理通識類,文理兼收,學生入學時不分專業,一年后可自由選擇學校任何專業。
北大根據實考分確定專業
北大本部近兩年來對裸分上線的考生都能滿足其第一志愿;醫學部今年繼續在京投放8個專業,招生人數與往年相比變化不大。
在錄取規則方面,北大確定錄取專業主要是通過考生的裸分和在京投放的名額,按照分數從高到低排列。其他通過自主招生錄取的考生,確定專業也是依據高考的裸分。
北大醫學部在京的錄取提檔比例為105%以內,認可全國性加分;但和北大本部一樣,也是通過實考裸分確定專業,分數相同時優先參考語文、英語、理綜科目的成績。
人大新增大數據專業
去年中國人民大學及其蘇州校區在京共投放164個招生計劃,實際錄取將近200人。人大招辦副主任熊俐嘉介紹, 該校今年在京招生計劃與去年持平。據悉,今年人民大學仍按照大類招生,但新增兩個專業,一個是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另一個是人文科學實驗班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該專業入校實行本碩連讀制和全員導師制。
北師大新設環境科學實驗班
北師大招辦主任虞立紅介紹,去年北師大在京投放111個計劃,其中文史類38人、理工類73人,預計今年在京招生數量保持穩定。
此外,北師大今年將組建環境科學國際化實驗班,該班不在高考統招中投放計劃,而是學生入校后擇優選拔,學生將有機會到海外交流半年到一年,學校還會邀請海外知名學者開設專業課程。往年北師大錄取時設置有專業級差,虞立紅透露今年預計專業級差會減小,這樣更有利于高分考生報考。
國科大計劃在京招生25人
今年中國科學院大學計劃在北京招生25人,該校新增網絡空間安全、電器工程及其自動化兩個專業。
國科大招辦主任冉盈志表示,2018年國科大計劃在全國招生398人,北京招生計劃包括綜合評價招15人、統招10人。
據介紹,國科大本科培養實行全員導師制,今年招收398人,但已遴選980名導師作為本科生學業導師。本科生入學后,通過雙向互選的方式,確認導師,然后直接進入到導師課題組進行科研實踐。每個班級都配有科學家班主任和青年班主任。并且所有專業課老師全是教授以上的教師。
北林大新增物聯網專業
記者昨天還從北京林業大學獲悉,該校新增物聯網工程專業,按工科招收本科生,年招生規模30人左右。定位主要培養具備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軟件設計和硬件設計開發技能,能熟練運用計算機軟硬件相關技術進行物聯網系統設計、維護和研發的高級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