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標準兩辦法”從民辦培訓機構的辦學宗旨和頂層設計等方面著手,明確提出民辦培訓機構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為人民服務”“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辦學宗旨,回答了民辦教育“為誰服務”“培養什么樣的人”和“如何培養人”的關鍵問題。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上海市近日發布了《上海市民辦培訓機構設置標準》《上海市營利性民辦培訓機構管理辦法》《上海市非營利性民辦培訓機構管理辦法》(簡稱“一標準兩辦法”)。“一標準兩辦法”強調,各級各類培訓教育機構要遵循教育規律,提升培訓教育質量。這是上海站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高度作出的重要部署,為新形勢下其他地區乃至全國民辦培訓機構的健康發展指出了一條路。
客觀來看,“一標準兩辦法”從民辦培訓機構的辦學宗旨和頂層設計等方面著手,明確提出民辦培訓機構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為人民服務”“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辦學宗旨,回答了民辦教育“為誰服務”“培養什么樣的人”和“如何培養人”的關鍵問題。的確,民辦培訓機構要積極倡導科學的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并始終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把著力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放在首要位置。
同時,民辦培訓機構要倡導尊重學生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加強目標管理和學段統籌。民辦培訓機構申請設立時,必須明確其培養目標和辦學形式。在育人目標上,要切實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征、學生在德智體美各領域發展的階段特點,提出適宜的標準和要求,并在學段之間依次遞進。民辦培訓機構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開展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等與升學或考試相關的學科及其延伸類培訓活動時,應當“符合教育規律和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基于相關學段課程標準組織教學”。
新時代賦予了教育發展新的歷史性要求,需要教育工作者更加牢固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需要民辦教育持續提供更加公平優質、豐富多樣的教育,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一標準兩辦法”為推進教育公平,重點加強了三個方面:一是促進義務教育健康均衡發展。堅持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續方向,維護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正常教育教學秩序,規范義務教育階段培訓活動的開展,“嚴禁拔高教學要求,嚴禁加快教學進度,嚴禁增加教學難度”。同時,進一步規范義務教育階段競賽或變相競賽活動,要求民辦培訓機構不得面向社會舉辦以小學生為參賽對象的語、數、外等與升學或考試相關的學科及其延伸類競賽活動。面向機構內部和社會舉辦的競賽不得將培訓活動和所開展競賽捆綁,不得將競賽結果以各種形式提供給本市中小學校(含學校教職工),不得進行有關競賽與升學相關聯以及獲獎學生升學情況等方面的宣傳。這些將有效遏制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破壞學校教育基本秩序的行為。二是堅持教育的公益性,提高培訓質量。引導民辦培訓機構進行科學定位,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積極培育優質教育資源和品牌。建立有效的質量監控制度,制定基于相應課程標準的教學評價辦法,確保教育教學質量,從而保障學生合法權益。三是加強依法管理,強化政府促進教育公平的主體責任,把好入口關,對營利性培訓機構和非營利性培訓機構嚴格實行分類管理,并加強招生管理,規范招生行為,招生宣傳依法進行。
推動民辦教育的健康發展,必須加快綜合管理改革的步伐。“一標準兩辦法”從四個方面推動校外教育培訓監督管理改革:一是健全市、區、街鎮三級聯動的綜合監管機制,完善市、區教育培訓市場管理聯席會議制度,明確教育培訓市場的聯合執法部門及組織方式,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加大對違法違規辦學行為的查處力度。同時,建立巡查發現機制、歸口受理和分派機制、違法查處機制。二是完善教育督導,建立健全年度檢查制度。三是推進民辦教育管理信息化,建立健全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的信息系統和信用管理平臺,構建政府、培訓機構、社會之間的新型關系,引導社會參與監督培訓機構管理和改革,提高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四是引導行業自律,建立健全行業自律約束機制和行業誠信制度。
我們也要看到,實現新時代民辦培訓機構教育質量的目標任務,要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不斷提高領導教育事業科學發展能力,努力把教育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具體來說,一方面,要加強黨對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的領導,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教書育人各環節,不斷增強廣大師生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另一方面,要加快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提高培訓質量,努力把教育培訓機構的改革發展納入法治化軌道。教育等相關部門要依法行政,健全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持續推進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培訓機構要依法辦學,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完善學校法人治理結構,健全董事會(理事會)和監事(會)制度,全面推動章程建設,面向社會,依法自主辦學。另外,還要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師職業角色的重要價值在于“生命的示范性”,因為教育本質上就是人影響人的事業,要把加強民辦培訓機構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提高培訓質量最重要的基礎工作。民辦教育培訓機構應不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建立健全教師專業發展的長效機制,提高管理隊伍和教師隊伍的專業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