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來說,教師不可能給5歲兒童教授體積守恒的知識。這說明教師要( )。(單選)
A.認識兒童認知發展水平的有限性
(資料圖)
B.讓兒童多參與社會活動
C.關注兒童的思維過程 D.給兒童創設的難度
2.在智力上,有的兒童早熟,有的兒童晚成,有的兒童對音樂聽覺有特殊能力,有的兒童對藝術形象有深刻的記憶表象。這體現的是兒童心理發展的( )。(單選)
A.差異性
B.不平衡性
C.定向性與順序性
D.階段性與連續性
3.將生物學的同化這一概念應用于心理學中,意指人們把知覺到的新鮮刺激融于原有的格式中,從而達到了對事物的理解的心理學家是( )。(單選)
A.皮亞杰
B.高爾頓
C.赫爾巴特
D.桑代克
4.某兒童認為會動的東西都是有生命的,因此當他們看到月亮會動時,就堅持認為月亮是有生命的,這類認知結構稱為( )。(單選)
A.順應
B.同化
C.圖式
D.適應
5.玲玲特別喜歡老師以多媒體的形式教學,通過視頻或圖片的形式學習知識,她感覺更容易接受。可見玲玲是一位( )。(單選)
A.視覺型學習者
B.聽覺型學習者
C.動覺型學習者
D.觸覺型學習者
6.在玩游戲時,小明較多地通過附近環境來判斷自身所處的位置,而小拓則依靠身體內部線索判斷方位,這兩種認知風格屬于威特金所提出的( )。(多選)
A.場依存型
B.沉思型
C.場獨立型
D.沖動型
7.有關維果茨基“最近發展區”理論的敘述正確的有( )。(多選)
A.認為教學不參與兒童智力發展的過程,發展是一種純粹的外部過程
B.教學應當走在發展的前面
C.教學決定智力的發展
D.在教學過程中,要同時考慮兒童現有的水平和在指導下所達到的水平
8.加德納認為心理發展就是個體通過同化和順應日益復雜的環境而達到平衡的過程。( )(判斷)
9.學齡期(7-12歲)兒童的發展任務是獲得勤奮感,克服自卑感,體驗能力的實現。( )(判斷)
10.焦慮對學生的學業有著很大的不利影響。(辨析)
參考答案:2023年教師招聘考試每日一練第101期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