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對策題作為申論考試中的高頻考點,既是考試中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很多考生苦于缺少必要的對策積累導致在題目作答中處于比較迷茫,無所適從的狀態,今天中公教育結合近幾年國省考申論題目為大家做好對策的積累工作。
(資料圖片)
高頻問題1:思想觀念問題-觀念有待、意識不強、覺悟不高
解決對策:加強宣傳引導/加強宣傳教育
組織集中學習、舉辦專題報告會、懸掛標語、橫幅、發宣傳材料、播放宣傳片、網絡宣傳、雜志、報紙、廣播等,加強思想道德教育、相關知識宣傳等。
【示范】假設你是A市教育局的一名工作人員,如果材料中網友們提出的問題都出現在A市職業教育中,請你就如何加快A市職業教育的發展提出解決對策。
網友A: 我是一名高職的大專生。我們被普遍認為是低等生,職業教育總被認為是“二等教育”。在我們這里,一些用人單位在招聘時特別強調第一學歷、第二學歷,有的用人單位直接規定被聘人必須是本科“名校”出身或持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這對我們職教畢業生的職業發展是不利的。雖然國家對職業教育也越來越重視,但是的技工工作累、環境相對不好,社會地位也不如人意,談何就業的“發動機”呀?
存在問題:職業教育難以獲得社會認可,用人單位招聘歧視;職業教育學生工作累、環境不好,社會地位不如人意。
解決對策:加強宣傳引導。改變用人單位以學歷和學校為標準聘用人才的現狀,同時增加畢業生就業機會,提高其收入水平,改善其就業條件。
高頻問題2:資金問題-資金短缺、資金不足、資金匱乏
解決對策:加大資金投入/多渠道籌集資金
(1)加大財政投入:申請財政撥款、設立專項資金等。
(2)引入社會資本:給予優惠措施,增加金融支持與服務、鼓勵企業投資、組織投資、自籌資金,借助公益組織力量等。
【示范】請根據給定資料,為農村電商的發展提出合理建議。
農村電商,本來應該是一根網線串聯城鄉,形成“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雙向物流。但令人遺憾的是,目前農村電商下鄉的工業品洶涌澎湃、高歌猛進,而進城的農產品卻步履蹣跚、跌跌撞撞。農民們說,他們不懂網上銷售,少人幫忙;網上賣農產品要打知名度,他們經濟實力不夠,燒不起錢。農產品大多是又占地方又重,走不起按重量計費的快遞。要是用大宗物流,可能貨還沒到就變質變味了,這反而影響產品口碑,砸了招牌。
存在問題:網上賣農產品要打知名度,農民經濟實力不夠,燒不起錢。
解決對策:加大農業電商補貼。政府投入和社會資本相結合,解決農民資金匱乏問題,助力農產品打響知名度。
高頻問題3:人才問題-人才短缺、原有人才素養不高
解決對策: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1)引進人才:放寬政策限制,吸引人才;實施人才引進計劃;成立人才引進工作小組,研究制定人才引進的具體實施方案。
(2)培訓原有人才/加強技術指導/注重技能培訓:培訓知識技能、相關知識學習、開展經驗分享會。采取現場教學方式,進行技術指導培訓,并集中就突出問題開展現場解答指導,相互交流聯合攻關。
【示范】請根據給定資料,為農村電商的發展提出合理建議。
農村電商,本來應該是一根網線串聯城鄉,形成“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雙向物流。但令人遺憾的是,目前農村電商下鄉的工業品洶涌澎湃、高歌猛進,而進城的農產品卻步履蹣跚、跌跌撞撞。農民們說,他們不懂網上銷售,少人幫忙;網上賣農產品要打知名度,他們經濟實力不夠,燒不起錢。農產品大多是又占地方又重,走不起按重量計費的快遞。要是用大宗物流,可能貨還沒到就變質變味了,這反而影響產品口碑,砸了招牌。
存在問題:農產品進城農民不懂網上銷售,少人幫忙。
解決對策: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引進電商人才,同時對農民進行電商知識的培訓,滿足農村電商的用人需求。
高頻問題4:政策法規不完善
解決對策:立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制度建設
加強調研,結合地方實際,制定相關標準或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并確保其落實到位。
【示范】根據“給定資料”,針對互聯網協同消費經濟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
“互聯網+”催生了很多以 APP 為平臺的服務業務,比如租車、私廚、保潔等,但這些經濟活動在遇到糾紛時很難維權。盧先生等7名廚師,通過某公司的 APP網約客戶,成為上門掌勺的“私廚”。日前,他們起訴要求法院確認自己和該公司存在勞動關系,要求支付雙倍工資、休息加班費等酬勞。該公司認為,根據雙方簽訂的商務合作協議,盧先生等人通過其旗下的 APP平臺,依照客戶需求接單并提供服務,是否接單和工作時間均由盧先生等人自行掌握,他們不接受公司管理,因此雙方并非勞動關系。那么,通過 APP 和客戶建立聯系進行服務,是否就算是和 APP的運營公司建立了勞動關系?有法律界人士認為,“互聯網+勞務”是近年來興起的勞務形式,網絡服務平臺運營方與加入平臺的勞動者間是否構成勞動關系是一個尚有爭議的法律問題,并沒有明確規定,這就造成勞動權益被侵害的風險加大。
存在問題:“互聯網+勞務”中的勞動關系是尚有爭議的法律問題,缺乏明確法律規定,造成勞動者權益被侵害的風險加大。
解決對策: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盡快出臺“互聯網+勞務”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規定企業與勞動者之間各自享有的權益和應承擔的義務,確保產生勞動糾紛時有法可依,維護雙方的權益。
提出對策題目中常見的對策不僅于此,本文主要是起拋磚引玉的作用,需要廣大考生在日常備考中繼續做好積累工作,同時注意對策的提出一定要緊密結合材料,相信通過強化訓練大家一定能夠做好這類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