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模擬試題】
現在,漢服、聲樂等傳統文化在網絡平臺上廣泛傳播。有人說,這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傳統文化;也有人說,這會扭曲傳統文化。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漢服、聲樂等傳統文化在網絡平臺上的廣泛傳播是移動互聯時代下其自身的文化內涵所帶來的必然結果,而網絡又是受眾面最廣的載體,所以,這的確能夠讓更多人接觸并了解傳統文化。但是,網絡的娛樂化特征也會影響到傳播內容的嚴肅性,會在一定程度上曲解傳統文化。因此,我認為,傳統文化通過網絡平臺廣泛傳播是一種好現象,但也要對此加以引導和監管,保證傳統文化的內涵能通過網絡得以展現。
一方面,漢服等民族服飾的復興、聲樂等傳統民樂在網絡上的熱度漸起,帶來了一輪“國潮熱”。這背后,是中國文化自信的,是中華民族意識的覺醒。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在通過網絡平臺了解到服飾、樂器等傳統文化所包含的內涵后對其產生興趣,并且愿意為之買單,這種消費行為是網絡平臺傳播作用的體現。
另一方面,網絡傳播也是一把雙刃劍,它也可能成為曲解傳統文化的渠道。以漢服文化為例,在其廣泛傳播與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其背后的商業價值也通過網絡平臺逐漸被發掘,許多商家打著“弘揚民族服飾”的旗號對漢服進行營銷,但其實際上做出的產品與傳統文化格格不入,許多不了解其內涵的網紅身穿漢服進行網絡直播以達到吸睛目的,等等。這些商業化的炒作在網絡平臺上的傳播會改變人們對漢服文化的認知,使漢服文化被貼上“昂貴而小眾的愛好”的標簽,從而使人們忽略漢服本身的文化內涵,這也不利于漢服所代表的傳統文化內涵的傳播。
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好網絡的優勢,促進傳統文化的有序、有效傳播。其一,我們應該對這些傳統文化加以引導,使其逐步與社會發展和民眾需要契合,在避免其空洞化和表面化的同時,真正使其起到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內涵的要義。其二,我們要掌握網絡文化競爭的主動權,以的傳統文化占據網絡資源優勢。其三,我們也要加強網絡輿情監督,堅決抵制和清除封建主義的文化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