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的盲目擴招,直接導致了大學生的貶值,為了提高自己的學歷門檻,增加就業的可能性,不少學生選擇加入到考研大軍之中。
同樣是提升學歷,也有多種截然不同的選擇,首先是考研的專業:是選擇本專業繼續考研,還是放棄本專業,跨考到其他專業中去。
(資料圖)
選定專業后,同學們還要考慮:是選擇學術型碩士還是專業型碩士,也就是同學們常說的“學碩”和“專碩”,兩者直接的差異,對學生將來的發展都將產生不小的影響。
學碩和專碩的不同培養方向和培養特點,導致二者差異顯著
專碩和學碩的區別,其實早已從其名稱上有所體現了,所謂學術性碩士,就是培養學術人才,學碩畢業后,可以選擇就業也可以選擇繼續攻讀博士,在科研領域長遠發展。
而專業型碩士培養的就是專業人才,和學碩相比,專碩的培養方向更偏向就業,不過也不是說專碩不能讀博,條件滿足、通過考核也是可以繼續做科研的。
培養方向的差異性,在學碩和專碩二者的區別上也有表現,比如學碩多為3年制,學費較低,獎學金覆蓋率較高,而專碩多為2年制,學費比較貴,但是少一年的時間,效率和性價比都不錯。
在考試難度上,學碩比專碩的考試難度會高許多,在考研熱度沒有這么夸張的早些年,專碩的認可度要低于學碩,很少會成為學生的首要選擇。
可近10年,專碩的招生人數,從15.8萬擴招到了60.2萬,增長了近四倍,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
首先,是學碩的招生規模縮減,導致不少考生對此望而卻步,不敢報考只招生個位數的學碩,轉而投入專碩的懷抱。
再者,專碩的學制比較短,多為2年,最多不過2.5年,在學生眼中,性價比更高,當然肯定比不過國外的1年碩士,性價比最高。
考研黨欲哭無淚!多所高校專碩改為三年制,網友:浪費青春浪費錢
再者,專碩更注重實踐培養,現在的博士生,不僅培養難度大,畢業更是難上加難,每年都有60%以上的博士生面臨延畢,因此當考研只是為了提高學歷門檻的情況下,更多學生對讀博不僅沒有興趣,反而望而卻步。
既如此,與其備考難度更大的學碩,不如選擇性價比更高的專碩,綜上幾方面原因,導致越來越多的同學投入專碩的懷抱。
可與此同時,國內相當大一部分的高校,調整了專碩的培養學制,將2年制的專碩改成了3年制,專碩的高性價比,一下子成了泡影。
譬如河海大學,除了商學院的個別專業外,其他專業的專碩,均改成了3年制;河北師范大學也發布通知:從2022年起,教育學碩士門類下的多個專業,均從2年制改為了3年制。
雙一流名校也是如此,華中科大的熱門專業:材料化工、電子信息、機械等十多個專業的專碩都改成了3年制。
中南大學也在公告中明確強調:延長專碩的培養年限,碩士學制統一為3年制,只有優秀的碩士生,可以向學校申請提前半年畢業。
對于專碩的學制延長,心態不同的考研黨,對其看法也是截然不同的。追求高性價比的同學,考研只是為了拿到碩士的學位證書,因此認為,多看一年論文根本對自己將來的發展沒有任何意義。
甚至說,不過是多耽誤自己一年的青春,還要多花一年的學費,想到這,考研黨更加欲哭無淚了。
寫在最后:
而另一部分同學,雖然報考專碩,但對科研工作還是有一定熱情的,同時,對讀研這件事也沒有急于求成的心態,恰恰相反,這類同學贊同延長專碩的學制,認為這樣更容易學出成果。
其實無論是學碩還是專碩,2年制還是3年制,研究生階段的成長都是難得可貴的,當下的考研激烈程度可見一斑,在這種情形下,綜合衡量,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方向。
之后沉下心來,忘掉功利性的目標,認認真真地學習成長,這才是讀研應該有的心態,一味地急功近利,為了學歷去讀研,最后水課混日子,自己和大學剛畢業的時候相比幾乎一個樣子,那才是真的浪費青春又浪費錢呢。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