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鳴專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5歲男孩吐槽媽媽太懶:育兒道路最忌諱“付出太多”
原創作者|一鳴
有一個萬能的孩子是怎樣的體驗?
近日,一個5歲小男孩火了,他一邊揉面,一邊吐槽媽媽太懶惰。
“人生投胎必有恩,我絕對是來報恩!我媽想吃大油饃,一想吃就叫我!天天想著自己耍,孩子帶得像二哈!”
視頻中,小男孩一邊在案板上揉面一邊吐槽媽媽,一張圓形的、厚薄均勻的餅在他的手里很快成型。小男孩看起來動作非常熟練,小小年紀的他看來已經是個面食家了。不僅如此,他還會給媽媽敷面膜,動作非常嫻熟。
媽媽躺在躺椅上,享受著兒子的美容按摩,她那舒服的樣子,讓很多媽媽羨慕得不要不要的。
有網友在評論里說,媽媽越懶,帶出的孩子越勤快,因為勤快的媽媽已經把所有的家務都包了,孩子沒有發揮的地方,可不就變懶了。
其實,在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上,媽媽重在監督,不要總想替孩子做。如果你認為孩子太小,可能適應不了“繁重”的家務,那就多慮了。
保加利亞學者佩爾努曾解釋:嬰兒從溫度為37℃的溫暖母體腹水中被拋,來到空氣溫度為20℃左右的寒冷環境中,還必須在這個環境中呼吸。
也就是說:從出生那刻起,嬰兒就已經在用天生的自適應能力來積極回應母親子宮之外的廣闊生活了。
所以,“勤快”的父母要懂得“權力下放”;做個“懶”一點的父母,孩子能快一點靠近夢想。
01
媽媽付出太多,孩子會習以為常
在網上看過一個故事,一個孩子小時候家里吃魚,吃雞肉,媽媽總是吃魚身上刺多的地方,吃雞時總是吃雞屁股。
因為媽媽擔心自己的孩子被魚刺卡到,也不舍得自己的孩子吃雞屁股,為了安慰孩子,媽媽哄騙孩子:“媽媽喜歡吃”,孩子便欣然地接受了媽媽的付出。
等孩子長大了,母親也老了,但是每次吃雞肉,吃魚肉,孩子還是會讓自己的媽媽吃雞屁股、吃魚刺多的部分。
當別人問孩子,為什么你要讓你媽媽吃這些東西,孩子的回答是:“我媽媽喜歡吃”,引起眾人的恥笑。
媽媽不是真的喜歡吃雞屁股,只是不舍得人讓孩子受苦,媽媽并沒有那么強大,只是為女本弱,為母則剛。
父母一味地為孩子付出,讓孩子習以為常,也讓孩子真的以為父母們喜歡“吃苦”
心理學上有個“邊際遞減效應”,它是從消費行為學中提出來的一種理論,簡單通俗地說就是,一樣東西再好吃,吃多了也會膩。
父母們對于孩子的付出,也是這樣。
當父母們為孩子付出得多了,為孩子做了很多,就會讓孩子對父母的付出習以為常,孩子一開始還會心存感恩,但長久之后孩子不僅不會感恩,還會連尊重都沒有。
父母們應該適當控制自己對孩子的付出,才能讓關愛幫助孩子學會感恩,否則過多的關愛只會變成孩子們“猖狂”的資本。
02
父母適當放手,孩子會更獨立
都說孩子是媽媽甜蜜的負擔,尤其是孩子還小的時候,陪吃陪睡陪玩陪學習,所以,很多媽媽都說,生了娃就沒有了自我
其實,當媽不一定就得犧牲自我,讓自己“懶”一點,給孩子更多自由發展的空間,也許就能做到“負擔少一點,甜蜜多一些”。朋友橙子是兩個男孩的媽媽,也是個幸福的懶媽媽。
懶到什么程度呢?
兩個差三歲的兒子小時候,一日三餐他們如果沒好好吃飯,她是不會像別的媽媽又哄又喂,甚至孩子邊玩邊端個小碗追著后屁股喂。
她家孩子四五歲的時候,餓了也不找媽媽,自己去廚房找吃的,鍋里廚柜里,找到不管涼熱自己就吃,吃飽自己玩。大兒子高中時,橙子陪讀了三年,除了學習,她算得上最省心的陪讀媽媽了。
有很多媽媽怕孩子在學校食堂吃不好,都選擇中午晚上給孩子送飯,但她家大寶一次這樣的待遇也沒有。橙子自嘲說:“相比之下,人家那是親媽,我可能比后媽還不如!”
她家大兒子半夜放學回來,她只把水果準備好就可以了,很多時候兒子放學回來,她已經睡著了。他要是偶爾餓了,就自己去廚房自己做個青菜熗鍋面,做得有滋有味,橙子也甚為得意。
輪到小兒子就更省心了,晚上放學回來連水果都很少吃,更別提宵夜了。小兒子不知道什么時候學會了煎雞蛋,只要媽媽不在家,他就會給自己煎兩個雞蛋,一根火腿,再泡一包豆奶粉,吃得也很舒服。
孩子們身邊有這樣的懶媽媽,雖然他們會偶爾抱怨,但他們的生活能力越來越強,越來越獨立。孩子慢慢長大,該放手時就放手,讓孩子大膽一點,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要事事親力親為。
一個會“偷懶”的媽媽,是“身懶心不懶”,冷眼旁觀,該出手時再出手。
同時,懶媽還要多觀察、多動腦,想辦法鼓勵孩子,激發孩子的潛能,讓孩子越來越獨立。
03
媽媽越懶,孩子越有希望
海清家的兒子蛋妞,就是那種令無數父母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
他自覺性超級高,時常沉迷于學習無法自拔,寫劇本、游泳獲獎無數、寫得一手好字,畫起畫來也毫不遜色。
更重要的是,出門在外,幾乎都是兒子在背包,在照顧媽媽。遇上節日,還會為媽媽貼心地送上自制的小禮物,并賦詩一首,簡直就是標準的貼心小暖男一枚。其實,海清通過懶的方式才養出了如此優秀的孩子。
海清常年在外拍戲,沒有太多的時間照顧兒子。因此,從蛋妞4歲的時候,海清就在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經常在蛋妞面前“撒嬌裝懶”,讓兒子拎包、做家務等。從海清與蛋妞的日常相處風格里可以看出,他們的關系更像是朋友,好哥們的關系,而非母子關系。
正如畢淑敏所說:“好的關系,像是一罐新鮮的牛奶,芳香醇厚極富營養,可以滋養生命從幼小走向壯健。”
很多孩子,正是因為他們都有一對“懶父母”,所以孩子們早早就成了居家小能手。
04
寫在文末
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懶人家的孩子早說話。
當父母“懶得”去理解孩子的動作、表情時,孩子就必須用語言準確無誤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加速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反過來,如果父母太“勤快”,總是在孩子一舉手、一投足間就揣測到了孩子的意思,快速滿足了孩子的期望,那孩子就沒必要逼自己說話了。
所以,請各位媽媽們大膽地懶一點、這樣才能養出更出色的孩子!
作者 簡介:一鳴,持續投稿變現營2.0 ,中年少女;左手執筆,右手養娃,用一顆執著的心來寫字。
延伸閱讀:
9歲嗯哼高情商回答引贊:會說話的孩子一開口就贏了
孩子的開竅有三個機緣,看看你家能把握哪個?
好的老師都有點狠心
女孩因邋遢遭辭退:凌亂的家庭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哪有什么天生的“學霸”,這6種能力的培養,父母千萬不要忽視了!
獎勵孩子還在用物質滿足嗎?推薦3種獎勵方法,更有教育價值!
內耗的家庭是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育兒路上,我們都欠孩子一場“慢的教育”
父母在家的樣子,決定了孩子10年后的人生!
8歲男孩課堂7次舉手死亡事件揭露真相:千萬別把孩子養得太聽話!
把孩子養廢后終于醒悟:緊繃的父母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小男孩喊話父親好友讓其少喝點酒:鏡頭前的一幕刺痛千萬父母的心
有一種失敗的家庭教育是孩子越來越不尊重父母
4歲女兒跟伙伴吐槽爸爸:好父親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稀缺品
父母最大的悲哀,是付出所有卻養出不懂感恩的白眼狼
教育路上最大的問題,父母怕麻煩
網課是一道分水嶺,讓優秀的孩子更優秀,落后的孩子更落后!
好的老師,都有點絕情!
教育最大的危險,就是指望孩子“自覺”!
孩子犯錯后父母的做法,決定孩子的未來!
媽媽產后抑郁離世時孩子才7個月:媽媽,請不要當超人
遇到一位好老師,是每個孩子莫大的幸運與福氣!
接納孩子真實的樣子是父母的必修課
家庭教育中,永遠不要低估“貼標簽”的力量!
男孩偷文具退貨:占便宜的孩子終將吃大虧
情侶遇車禍慶祝生日:這兩個字,是教育成敗的根本標志
男孩轉班,老師寫字條鼓勵他:孩子的眼睛亮了
媽媽和女兒打賭“爸爸在家沒做飯”:眼里有活的爸爸到底有多重要?
把孩子照顧太周到,是一場災難!
教育最大的騙局,就是釋放孩子的天性!
父母付出全部成全的其實是自己
男生因考147分失望哭泣:父母什么樣的態度孩子就什么樣的命
改變教育,從這里開始——校長傳媒(我們唯一的微信號xzcm888)
第一時間獲取教育行業最新資訊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師卓越發展智慧”與“學生健康成長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們
投稿郵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