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人之初,性本善”,但根據經驗,能說出這種話的多是家長,家長見過的學生再多,也沒有做學前教育的人見得多,因此觀念也相對單一。
一名做學前教育的女校長坦言:有些學生,天性就是比較反面的,在幼兒園內,這些學生不過四五歲,卻有一部分人,懂得利用一些小心思,去排擠和孤立自己不喜歡的同學。
當然,多數同學還是比較純真善良的,可在大環境內,往往是越純真善良的人,越容易受到影響,甚至被傷害。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女大學生兼職,被一群小男孩圍攻打到哭,家長卻說:這不能怪孩子
好在作為專業研究學前教育的人,他們會對學生施以正確的教育和引導,盡可能地幫助每名同學,在幼兒園的教育階段,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但教育的培養全靠學校和老師反方面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若家長不能和學校老師“一條線”,再多的努力也難以看到成效。
廣東東莞,在小學附近的一個廣場內,有網友拍下了這樣一幕:一個綠色的青蛙人偶,手里拿著幾個氣球,先是被幾名男孩圍著挑逗。
搶走了好幾個氣球之后,又被一個個子稍微高一些的男孩用木棍戳打,在一群小男孩的圍攻之下,這個青蛙人偶坐在花壇邊。
據知情網友透露:這個青蛙玩偶,是兼職的一名女學生,而圍攻她的幾個小男孩,都是附近學校的低年級小學生,看樣子是放學后不久,因為身上還穿著標志性的校服。
起初大家只是無奈,感嘆現在的小學生實在是太頑皮了,但在得知青蛙玩偶的扮演者,是一名女學生時,這種情緒轉變為了憤怒。
更令人氣憤的是,女同學在面對同一群小男孩的挑逗和屈打時,全程沒有還手,最后自己一個人坐在花壇上哭了,背影十分心酸,而那幾個欺負她的小男孩,卻還在嬉笑著,仿佛自己在做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高素質、明事理的家長教不出熊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將是隱形炸彈
有家長評論:這要是我家的孩子,必須先道歉再賠償,回家一頓竹筍炒肉,安排!簡單干脆的回答,略帶幾分雷厲風行,卻獲得了不少網友的點贊,有網友直言:開明!現在沒幾個像您這樣有素質的家長了。
都說熊孩子的背后一定有熊家長,其實孩子調皮搗蛋在所難免,不懂事不明理的時候,誰還沒干過招人煩的事情呢。
畢竟成長就是在不斷的試錯中慢慢長記性的,但做錯了事情必須要有一個人,站出來指正,無論是循循善誘還是“竹筍炒肉”,總之必須得讓學生長記性,才能保證學生不會長“歪”。
這樣的學生不會被叫“熊孩子”,這樣有素質、明事理的家長也不會培養出“熊孩子”,同樣是為人父母,有人雷厲風行,就有人和稀泥、攪混水。
就比如這位家長:孩子們覺得大青蛙好玩,也沒啥壞心眼,相互理解。更有家長認為:這不能怪孩子,因為在動畫片葫蘆娃里,青蛙就是反派角色,一番歪理邪說,看的人怒火中燒。
另外有網友指出:拍視頻的人也很可惡,看著一群小孩欺負一個女學生,也不出面制止,就站在那錄視頻,旁觀者的冷漠,對女孩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傷害呢。
甚至有網友次猜測,拍視頻的人估計就是學生家長,所以沾沾自喜不作為,亦或者是等著女學生還手,到時候再拿視頻當證據,去訛人一筆。
寫在最后:
當一群穿著校服的學生圍攻一個女學生,搶走東西模仿“0元購”的時候,再回想起“少年強則國強”這句話,不禁覺得諷刺。
教育的重心,尤其是小學和學前教育階段,應該盡早完善素質教育,提高人格培養在教育中所占的比例,把育人放在教書的前面,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顯然是更加有意義的。
另外,家長也應該認清一個事實:是人就都有善惡,學生也會有“惡念”,不能盲目逃避這一現實,更不能自欺欺人,視若無睹。
學生內心的“惡念”,不會因為家長的不承認就煙消云散,正相反,只有家長正視這個問題,并且想辦法解決它,才不會在今后的某一時刻,感到追悔莫及。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