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材料專業坑人,大致有四個原因:材料是基礎行業,本身創新力有限。辦學門檻較低,學校招生規模大。社會提供的材料專業對口崗位有限,就業形勢不佳。以及工作崗位危險,就業環境較差。
材料專業真的坑人嗎
網絡流傳的所謂的“天坑專業”是指土木類、水利類、化學與制藥類、材料類、環境類、生物工程類。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材料專業牢牢占據了一個“坑位”呢?材料專業真的到了必須被勸退的地步了嗎?
【資料圖】
這里總結了4個材料專業之所以“坑”的原因:
(1)材料是基礎行業,本身創新力有限。材料屬于產品的中間環節,一旦材料定型,后面就沒有材料的事情。所以材料在最初研發時候可能有用,后面基本用處不大。且面對互聯網等新興行業的沖擊,傳統行業的優勢在被逐漸削弱。
(2)辦學門檻較低,學校招生規模大。目前全國共有1270所本科院校,僅開設材料專業之一“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就有580所大學。對于研究生領域,近年大部分院校尤其是材料專碩都呈擴招趨勢,這就導致了本、碩材料學生基數的擴大,越來越多的學生就此“入坑”。
(3)社會提供的崗位有限,就業形勢不佳。然而與龐大的畢業生數量形成鮮明對比度是社會提供的就業崗位有限,供遠大于求,導致許多材料專業的畢業生找不到對口的工作崗位,就業困難,轉行也在所難免。
(4)工作崗位危險,就業環境較差。近幾年諸如北交大實驗室爆炸事件、連云港化工廠爆炸事件等,可見材料專業在實驗室或工作崗位危險系數都較高。且就業環境較差,工廠的噪音、粉塵等危害都不小。
小編提示:大家在知道自己高考成績后可以下載《蝶變志愿》APP,進入蝶變志愿軟件,了解查詢自己的成績在全國能上的大學以及更多高考內容。
材料專業就業前景怎么樣
材料類行業發展比較慢,所有材料專業就業大體不難,但想找到好工作不易。 材料專業都是比較傳統的專業,大部分屬于重工業,比如水泥,鋼鐵,陶瓷,耐火材料等工廠。
由于電子行業的高速發展,一些新型的材料研究和生產也占據了一部分,比如碳化硅,氮化鎵以及一些新型納米材料等,就業崗位一般包括生產和研發。
材料專業的學生很大一部分會選擇繼續做科研。相比其他專業,如計算機,微電子等,材料的科研種類方向很多,包括金屬,非金屬,光電材料等。
注:更多內容,我們只需要在本文上方或下方“測一測我能上的大學”一欄,輸入自己的成績、省市、選考科目,即可一鍵進入蝶變志愿,為大家科學評估出的分數對應的所有可以就讀的大學,查看更多關于高考的數據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