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今年的主題是“加速變革”
(資料圖片)
水是生命之源
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資源
我們應如何節水?
孩子喝水有何誤區?
各位老師家長
請在此刻
把這些關于“水”的知識
講給孩子~
中國教育報記者王佳實 攝
世界淡水資源
極其有限
雖然地球表面三分之二被水覆蓋,水資源總量很大,但可供人類利用的淡水僅占約2.5%。
而在這有限的淡水資源中,約90%是人類難以企及的南北兩極冰蓋、冰川和冰雪。
同時,還有一定比例的深層地下淡水資源很難被利用。
因此,人類目前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相當有限,只占全球水資源總量的不到0.3%,而且分布不均。
中國教育報記者王佳實 攝
地球上的水資源正面臨著嚴重危機。聯合國多個機構統計的數據顯示,全世界每4人當中就有1人,即20億人缺乏安全飲用水。每年有約140萬人死于與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不良有關的疾病,約7400萬人的壽命將因此縮短。在全球范圍內,44%的家庭廢水沒有得到安全處理。
節水這樣做
據測算
一個關不緊的水龍頭
一月流掉1至6立方米的水
一個漏水的馬桶
一月流掉3至25立方米的水
……
保護水資源是我們的責任
珍惜水、愛護水我們可以這樣做
請教給孩子
↓↓↓
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圖片來源:人民網
懂節水的同時
也要“會喝水”
喝水,一個簡單的事情,其實也包含很多的學問,大家每天都會喝水,但是對喝水的學問了解多少呢?
尤其有小孩的家庭,家長們則更在意孩子的喝水健康問題,擔心孩子喝不夠水、喝不對水,有很多顧慮。
這些兒童飲水的典型誤區,各位家長您做對了嗎?
誤區一:吃飯時喝水會稀釋胃液
有許多家長習慣在孩子吃飯時同時配一杯水,方便食物下咽。網上一直有說法認為吃飯時喝水不健康,會稀釋胃液影響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
事實上,食物本身就含有大量水分,如蔬菜瓜果中的水分含量超過80%,所以即使不喝水,吃飯的時候也是有水分進入胃腸道的,跟是否喝水關系不大。
另外,有研究發現,吃飯時適量喝水對胃液的濃度、成分或pH值都不會有顯著影響,不會影響兒童對食物的消化吸收。
誤區二: 喝啥水都行
一瓶含糖飲料中含糖20-50克。過量飲用含糖飲料能夠增加齲齒和慢性病如肥胖、Ⅱ型糖尿病等一系列疾病的風險,對健康不利。
建議少喝或不喝含糖飲料,慎重選擇飲水類型,首選白開水。另外,經常喝含糖飲料還會讓孩子形成對糖的嗜愛。家長要避免在家中給孩子準備含糖飲料,并通過言傳身教讓孩子認識到含糖飲料的危害,減少和避免喝含糖飲料。
誤區三: 渴了再喝水
實際上,感覺口渴已經是身體明顯缺水的信號,不應該感到渴了才喝水。缺水對身體有很多影響,當機體的體液丟失量約為體重的1%時,在出現口渴感覺的同時,機體的血漿滲透壓升高,且身體活動的能力也受到影響。
當體液丟失量達到2%-4%時,機體在感到口渴的同時,已經處于脫水的狀態。尿液會減少,尿液顏色已經不是正常的略帶黃色透明或白色,而是呈現深黃色,尿比重也會增高,這個時候,工作能力和認知能力會有所降低。
而體液丟失量達到4%-8%時,機體除了極度口渴的感覺外,已經處于中度脫水的狀態,另外還會皮膚干燥且失去彈性、口舌干裂、聲音嘶啞、心率較快、還會變得煩躁不安。
再嚴重了還會導致血壓下降,甚至危及生命。
有的孩子在學校一天都想不起來喝一口水,這就是飲水習慣沒有建立好。不要等到口渴的時候才喝水,提醒各位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識引導孩子建立主動飲水的習慣,提醒孩子即使在學校學習或社交時再忙碌,也不能忘記喝水,每次飲水也應該在200毫升左右。
誤區四: 早起一杯淡鹽水
在夜間長時間睡眠時,身體會通過呼吸、隱性出汗和尿液分泌在不知不覺中丟失一些水分。
盡管在起床時,你并沒有覺得口渴,但實際上體內仍然會因水分的丟失而導致血液黏稠,因此,早晨空腹的時候可以喝水,有助于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循環血容量,但不應該喝淡鹽水。
加上我國居民每天鹽攝入量為10.5克左右,其實已經超標,因此不該再從水中加鹽。
另外,有些家長習慣在孩子起床的時候就喂一杯水,這個習慣也是不妥當的。建議應該在孩子刷完牙之后,清理好口腔細菌,然后再喝水,并且不要喝冷水。晨起喝冷水會刺激胃腸道,尤其是對腸胃相對敏感的孩子來說,冷水會導致胃腸道黏膜收縮,有可能引起腹痛等癥狀。
誤區五: 給孩子喝水越多越好
雖然說要鼓勵孩子建立主動飲水的習慣,但是水喝多了也是對身體有危害的,孩子的飲水量要掌握一個度。水攝入量超過了腎臟排出能力(0.7-1.0升/小時)可引起急性水中毒,水中毒可導致低鈉血癥。
而水中毒則會因腦細胞腫脹、腦組織水腫、顱內壓增高而引起頭痛、惡心、嘔吐、記憶力減退,重者可發生漸進性精神遲鈍,恍惚、昏迷、驚厥等,嚴重者可引起死亡。
別讓最后一滴水
成為人們的眼淚
在保護水資源的同時
也要學會正確的喝水方法哦~
本文來源|綜合自新華社、人民網、新華網、北京青年報、中國教育報等
延伸閱讀:
兒童身高標準變了,今日實施!快看看你家孩子達標了嗎?
人民日報│睡眠長短決定壽命,你的年齡該睡多久?
李海林:教師如何寫出高水平的教育案例?(建議收藏)
好爸爸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重慶男孩爬山賣礦泉水:長大會賺錢的孩子都是怎樣的?
康紅舒:靜水流深緩育人
父母的嘴,決定孩子的命運!家庭教育講座《家有“熊孩子”》合集(共10集)
哈佛大學75年研究:什么樣的人最幸福?答案顛覆你的想象
改變教育,從這里開始——校長傳媒(我們唯一的微信號xzcm888)
第一時間獲取教育行業最新資訊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師卓越發展智慧”與“學生健康成長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們
投稿郵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