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說明】
本文是佛山 龍利蘭老師的《學習科學》課程作業,
介紹了她 采用“圖形組織者”教學策略、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促進學生主動開展輸出式學習活動、
大幅改善教學效果的的教學實踐和個人心得。
————————————————
1.學習之前的教學情況
在學習王玨老師《學習科學》課程“輸出式學習”這一單元之前,我在教學中、尤其是在高三大容量的復習課中,也非常重視對知識及其關系用圖示的方式構建知識之間的關系,主要是采用括號圖、氣泡圖、流程圖等思考圖、思維導圖、關系圖表等形式,用于對知識的歸納整合、不同概念的異同比較、知識關系的邏輯推導、答案思維的形成等。
學生們反映: 非常喜歡我給出的知識結構圖,知識關系和邏輯鏈條很清晰,能很好地幫助他們梳理學科知識點。
但學了王老師的課程后,我發現自己更多的是直接給予,而沒有真正培養學生自己構建屬于自己圖式的能力。
其實,很長時間以來,我也一直在思考:
我賣力教了,學生也賣力學了,為什么成績并沒有預期的理想?
學生為什么背了又容易忘記?
學生究竟是死記硬背、機械重復,還是有意義重復、融會貫通?
為什么有些學生不能把自己所學有效內化為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能力等等。
從王玨老師的課程中,我感覺找到了探索的方向!
2.圖形組織者教學實施情況
現在,學習了王老師在“輸出式學習”中所作的理論講解、以及案例示范,我正在做出改變。
我一步步嘗試和引導學生自己構建圖式,根據不同內容,選擇不同圖形模板進行圖式構建,化腐朽為神奇,學生也在學習中找到了更多的快樂和獲得感,學習興趣和效率都有很大提高。
以下是我運用“圖形組織者”教學策略,幫助學生自己表達知識結構、構建自己圖式的具體實施過程:
(1)教師示范
在教學中,我會對4種典型的知識圖表(如下圖)的形式、特點、作用進行示范講解,引導學生根據知識內容本身的情況找到最恰當的圖表形式,有效促進圖式構建。
(2)學生創作
示范后,我就會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預習時完成知識結構圖的初步構建任務。
我通常會以一課書或一個核心概念為中心主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知識內容本身的情況去選擇恰當的圖式。在此過程中,鼓勵學生查找資料構建更豐富充實的知識網。
以下為學生制作的思維導圖案例、以及創作心得:
【學生創作心得】思維導圖的形式歸納知識可方便記憶,又可提高學習效率。思維導圖明了清晰,我覺得對學習每個科目都很有幫助!
【學生創作心得】在老師獨特教學方式的引領下,我們學會了知識和思維的圖式構建,學會了用思維導圖來構建清晰的知識鏈條,使知識變得有魔力,很容易記到腦子里,學習更輕松更有效率!
(3)評價反饋
課堂上,我會對學生的圖式構建做出 個別點評,并在授課中展示自己的圖式,讓學生進行比較,并在老師講解后繼續完善知識圖表。
課后,我還會將學生完善后的知識圖表收上來,集中進行 批閱,選出優秀作品進行 展示、傳閱和給予適當的 獎勵,以促進學生持續學習,并將圖式構建內化為一種優秀的品質,外化為一種自覺的行為。
3.幾點感想
經過兩個多月的課程學習和教學實踐,我常常地感到:
(1) 學生才是學習真正的主人。有效的教不等于有效的學。 輸出式學習,才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教學中,要創造更多的機會,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實現輸出式學習,獲得更大的學習快樂和成功感!
(2) “圖形組織者”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教學中,要多促進學生自己構建知識圖表,以此實現“ 隱性思維顯性化,顯性思維結構化,高效思維自動化”,促進學生形成穩固圖式,實現有效輸出、高效學習。
(3)學無止境,成長一直在路上。作為教師,要不滿足于現狀,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讓自己越來越優秀,更好成為學生學習和成長的榜樣!
最后,特別想借此機會感謝王老師!很棒的課程,很好的講解!也非常感謝教育局給我這么好的學習機會!認真學習了,收獲真的很大。以后還會慢慢學習消化,把它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變革教學課堂,切實提高課堂效益。
————————————————————
《學習科學》已經很多學校納入教師培訓課程。如您欲將本培訓引入本單位,請您到公眾號首頁,輸入“學習科學培訓”了解詳情!
也歡迎老師個人通過如下方式,學習本課程:
付費課程 : 49元 , 隨時可學、終身有效!課程地址(網易云課堂):
電腦或手機瀏覽器打開:
https://study.163.com/course/introduction.htm?courseId=1006384085&share=1&shareId=1928341
掃碼進入課程:
————————————————————
本公眾號(學習科學與技術研究)提供全面、深度的學習科學研究、微課與PPT研究、以及其它實用技術研究文章!到公眾號首頁輸入代碼查看更多研究:
wk:微課超級大全,設計制作應用一網打盡
ppt:PPT技巧集
xxkx:學習科學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