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做學生的學生,才能做學生的先生?!?/strong>
“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strong>
“讀書忌死讀,死讀鉆牛角?!?/strong>
(相關資料圖)
“文當然要作的,但要緊的是做人?!?/strong>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習慣?!?/strong>
以上這些教育箴言皆是出自葉圣陶先生之口。
有沒有感受到葉老滿滿的教育智慧?
對于培養孩子、對于教育,
葉圣陶先生給自己的定位永遠是“一位教師”,
讓我們來聽聽葉圣陶老師對教育和人生的感悟,
相信從他的感悟里,我們也能管窺教育的真諦!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習慣
作者|葉圣陶,著名教育家
01
珍惜時間
就是要趁早把一切該做的事做了
“要是白天多看一分鐘的書就好了。”
“要是白天能多讀半點鐘,今晚就能把這本書讀完了?!?
要是白天曾珍惜時間,要是白天曾珍惜光亮,如同對待熄燈前的一分一秒那樣,我該完成了多少該做的、想做的事情呢!
在白天,我玩兒,我聊天,讓光亮的白天悄悄地溜過,直到最后的幾分鐘,我才追趕它,太晚了,它已經去遠了。于是我希望它第二天歸來,以彌補前一天的錯失——可是,失去的時間又怎么能彌補呢?
把光亮的開頭比作人的初生,那么黑暗的降臨就是人的結局。把人的一生看作長長的一天,那么安靜地躺在墳墓中的時候,就是一天的結束,就是黑夜的開始,這黑夜將永遠延續下去,再也不會天亮。
想到晚間受到的那種無可抵抗的威脅,想到晚間那份珍惜時間的心情,就覺得浪費每分有光亮的時間,對自己是不可饒恕的罪行。讓造物的珍貴而有限的賜予,在我們手里輕輕地消耗掉,事后所能有的只是無補于事的悔恨,這種罪行是危害我們自己。
把人生的路程算作一天,那么現在太陽正高高地照著我,離黃昏時分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但是,我終究會望見那盡頭。一會兒,太陽西移了,影子轉了向,漸漸地伸長;而當一切影子變得很長很淡的時候,太陽將突然消失在山谷里,一切的影子也就消失了,只剩下蒼茫的暮色。這時候黑夜已大踏步向我走來,它將占有我的生命直到永遠。
要是能趁早把一切該做的事情做了,搶在時間前先行一步,那么,事后的焦急和惶恐就可以避免了。事后的焦急和惶恐會刺傷你的心,使你的心沒有一刻安寧,直到生命的止境。
02
教育就是養成好習慣
我想“教育”這個詞兒,往精深的方面說,一些專家可以寫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淺方面說,“養成好習慣”一句話也就說明了它的含義。
無論怎樣好的行為,如果只表演一兩回,而不能終生以之,那是扮戲;無論怎樣有價值的知識,如果只掛在口頭說說,而不能徹底消化、舉一反三,那是語言的游戲; 都必須化為習慣,才可以一輩子受用。
養成小朋友的好習慣,我將從最細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但硬是要養成,決不馬虎了事。譬如門窗的開關,我要教他們輕輕的,“砰”的一聲固然要不得,足以擾動人家心思的“咿呀”聲也不宜發出;直到他們隨時隨地開關門窗總是輕輕的,才認為一種好習慣養成了。
我當然要教小朋友識字讀書,可是我不把教識字教讀書認作終極的目的。 我要從這方面養成小朋友語言的好習慣。有一派心理學者說,思想是不出聲的語言;所以語言的好習慣也就是思想的好習慣。教識字教讀書只是手段,養成他們語言的好習慣,也就是思想的好習慣,才是終極的目的。
03
對于兒女
我希望他們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對于兒女也有我的希望。一句話而已,希望他們勝似我。
所謂人間所謂社會雖然很廣漠,總直覺地希望它有進步。而人是構成人間社會的。如果后代無異前代,那就是站在老地方沒有前進,徒然送去了一代的時光,已屬不妙?;蛘吒跻稽c,竟然“一代不如一代”,試問人間社會經得起幾回這樣的七折八扣呢!憑這么想,我希望兒女必須勝似我。
爬上西湖葛嶺那樣的山就會氣喘,提十斤左右重的東西走一兩里路胳膊就會酸好幾天,我這種身體是完全不行的。 我希望他們有強壯的身體。
人家問一句話一時會答不上來,事務當前會十分茫然,不知怎樣處置或判斷,我這種心靈是完全不行的。 我希望他們有明澈的心靈。
說到職業,現在干的是筆墨的事,要說那干系之大,當然可以戴上文化或教育的高帽子,于是仿佛覺得并非無聊,但是能夠像工人農人一樣,拿出一件供人家切實應用的東西來么?沒有!自家卻使用了人家生產的切實應用的東西,豈非也成了可羞的剝削階級?文化或教育的高帽子只能掩飾丑臉,聊自解嘲而已,別無意義。
這樣想時,更菲薄自己,達于極點。 我希望他們與我不一樣:至少要能夠站在人前宣告道:“憑我們的勞力,產生了切實應用的東西,這里就是!”其時手里拿的是布匹米麥之類;即使他們中間有一個成為玄學家,也希望他同時鑄成一些齒輪或螺絲釘。
(本文節選自葉圣陶先生《默想》《做了父親》《如果我當老師》)
延伸閱讀:
葉圣陶:我如果當教師,決不將我的行業叫做“教書”
葉圣陶:關于教師寫作的七點提醒
葉圣陶:養成這九個習慣,孩子一定成才
葉圣陶:幸福的人,從不晚睡
葉圣陶:教育孩子,兩種習慣養成不得
改變教育,從這里開始——校長傳媒(我們唯一的微信號xzcm888)
第一時間獲取教育行業最新資訊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師卓越發展智慧”與“學生健康成長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們
投稿郵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