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是“乙類乙管”后學生們首次重返校園。闊別校園已久,回歸線下教學后,學生們需要重新適應學校環境、培養學習習慣、構建集體秩序。因而,開學之初,最重要的就是學生的身心調適。
(相關資料圖)
為了幫助學生以最好的狀態回歸校園、融入集體,學校和老師可以做些什么?
01
用點燃火炬般的體驗,
消除校園“陌生感 ”
由于長期的線上教學和居家隔離,孩子們對校園不免產生一定程度的陌生感。回歸線下教學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打消孩子的緊張感和陌生感。這需要在開學第一天、第一周,給孩子提供美好、溫馨和熟悉的情感體驗,讓他們重拾對校園生活的期待。
場景布置凸顯“回歸”主題為迎接學生們“重返校園”,學校可以在場景方面精心布置,營造出溫馨的感覺。
比如,北京市西城區黃城根小學在開學第一天,將在校門口擺放五彩氣球門,迎接同學們回家。由于今年是兔年,學校定制了兔子的模型,同學們可以每人領到一個,隨意涂色,還能在兔子的肚子上寫下自己的心愿。之后,將寫有各自心愿、五顏六色的彩兔貼在年級樓道里,用一道“兔子心愿墻 ”激發學生的熱情。
中關村一小在開學期間,將把學生曾經在校園內創作的作品懸掛在樓道里、教室內,讓學生返校后能夠在校園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有一種“回歸”的感覺,進而消除陌生感,拉近心理距離,引導大家回歸到集體環境中來。
注重滿滿的儀式感當下這樣的時刻,學校迎新尤其要注重儀式感。因為儀式能給予孩子安全感、安定感和信賴感,帶來親密、真實和安靜。
在學生入校時,請熱切地擁抱孩子,當校長和老師喊出“開學快樂”的時候,能瞬間點燃孩子們對新學期的新期待。
還可以給學生準備一份愛的禮物,不必擔心孩子們會嫌棄。孩子們什么都喜歡,創意紅包、糖果、鉛筆、夜光棒、吹泡泡小玩具……小小的禮物承載了對新學期的滿滿期待。
當然,一場別開生面的開學典禮,總是能夠振奮精神,讓學生愉快地投入新學期。把開學典禮辦成一場精彩的show或party, 將學生風采大展、戲劇展演、嘉年華活動等融入其中,以新的氣象宣告新學期的開始。
設計有趣的活動活動,是開啟新學期的精彩現場。有趣、游戲化的活動,能帶給學生新鮮的體驗感,感受校園生活的底色。
比如,讓孩子們在草地上凹出各種各樣的造型,花式拍照留念;把教室的某個區域布置成“攝影棚”,讓孩子拍下“開學第一天 ”,留個紀念;還可以設計教室尋寶活動,看看孩子們是否能夠找到圖中的不同地方,然后涂上顏色。
02
上好開學第一課,找回集體秩序感
此前的居家上課,讓一部分學生習慣了獨自學習;春節假期,學生又習慣了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相處和溝通模式。于是,學生原本在學校建立起的集體秩序感有所削弱。
不妨借助開學第一課這一契機,幫助學生們重新構建線下集體生活中的秩序感。
接續良好的師生關系通過一個長假的分離,孩子或多或少都會產生改變,孩子與孩子的關系也會受到影響。
在開學第一課中設計“假期分享會”,是一個接續同伴關系的機會。 組織學生圍繞假期生活見聞、閱讀情況等展開討論,鼓勵學生互相分享和關心,相互表達彼此的想念和對新學期的期待,以增進同學、師生之間的感情。
也可以跨年級、班級協同舉行開學第一課,打造混齡相處的環境,讓學生更快融入集體,找到歸屬感。
制定班級和個人目標剛開學往往是學生學習熱情高漲的時候,所以要趁熱打鐵,讓學生對接下來的一個學期設定合理的目標,并進行整體規劃。
首先,通過班級頭腦風暴會,共同討論新學期的班級的目標。然后,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 制定新學期的個人學習計劃和目標。可以給每個學生發一張空白獎狀,讓學生寫上“希望新學期自己獲得怎樣的獎狀、有怎樣的成長”。
制定學習計劃、樹立目標, 可以幫助孩子明確方向,消除盲目感,喚起對未來的期待,為孩子邁向新階段開個好頭,為孩子的成長提供一個集體環境的精神滋養。
03
循序漸進地引導,把好習慣“撿回來”
居家連著寒假,學生習慣了獨處,習慣了自己學習,習慣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老師們最擔心的就是在新學期,學生的好習慣丟了、班級的精氣神散了。
因此,在開學季,應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設計好習慣評價表診斷是改進的開始。開學初,可以設計一份好習慣評價表,幫助學生自我診斷假期生活和學習習慣,以自覺恢復或者再養成良好習慣。
再通過集體討論,梳理假期的不良習慣,并對班級好習慣、班規等達成新的共識, 對孩子進行充分引導,把好習慣“撿回來”。
宣講好習慣對于班級好習慣,可以通過可視化的方式呈現出來。比如,畫成一張思維導圖,或者畫出一個“習慣樹”, 貼在教室里,作為孩子們習慣養成的參照綱領 ,時時刻刻提醒孩子們注意自己的想法和言行。
開學第一周,還可以舉辦“我是好習慣宣傳員”活動,讓學生化身好習慣的宣傳員,將班級習慣帶到其他班級和年級。鼓勵學生創新宣講形式,讓他們在這過程中,將好習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小小的獎勵從學生的自我改良,到宣傳活動,老師可以設計一些小小的獎勵措施,以有意義的精神獎勵為主。一份獎勵,就是一份認可。小小的獎勵,背后是學生可見的成長。
04
讀懂孩子心理,化解“開學綜合征 ”
剛開學,學生便情緒低落、心慌意亂、無故發脾氣、注意力不集中,這正是“開學綜合癥”的表現。
學校和老師要 接納孩子的不適,允許“放假模式”和“上學模式”有合理切換的時間,并幫助孩子應對和化解“開學綜合征”。
讀懂孩子情緒由于某些特殊經歷和感受,有些孩子可能會對上學感到“焦慮”甚至“恐懼”心理。老師要正確做好溝通和引導工作,理解孩子產生的這些情緒, 做好心態上的準備。
幫助孩子宣泄不良情緒有些孩子面對開學會產生緊張情緒,特別需要疏導。可以跟孩子談談心, 強化其在學校里曾經有過的正面、積極的的情緒體驗,以緩解孩子內心的脆弱和不安;幫助孩子宣泄個人的不良情緒,以愉悅的心情投入到新的學習生活中去。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課應成為開學后的重要一課,以幫助學生理性面對“開學綜合癥”。
可以積極借助專業工具和手段, 做好心理健康測評工作。針對學生在開學時,面對學習、生活、人際關系和自我意識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心理失衡問題,積極采取措施避免造成心理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