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語文時代”的到來,中小學語文學習模式發生變化,課本也進行了重新編寫。
經過6年嘔心瀝血的調整,最終確定的教材內容,大幅度增加了學生們對讀詩詞的學習。根據數據統計,在小學6年級12冊的教材里面,優秀的古詩文達到了124篇,增長率高達80%,占課本中的51%。
可見盡管現代科技不斷進步,但我國對中小學生傳統文化的教育也并沒有松懈。這幾年來電視上也逐漸出現了很多關于弘揚古詩詞的節目,得到了很多學生和家長的喜愛,對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也十分有幫助。
按理說,優秀的古詩詞,對學生們的成長有一定正能量的幫助,家長們應該支持才是。但是在“毒教材”插畫之后,很多家長杯弓蛇影,對教材選文也開始嚴格要求起來。
(相關資料圖)
對教育動態比較關注的家長們應該知道,最近中小學詩詞連續被部分家長“炮轟”,先是楊萬里的《小池》因為被家長要求刪除,理由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有不好的“含義”。
之后,很多家長對古詩《春宵》中的“春宵一刻值千金”也頗有不滿,認為這句詩詞帶有不滿“不好的暗示”,對學生們的成長沒有好處。
現在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上冊中《山行》,也遭到了家長的炮轟。這首詩出自有著小李杜之稱的“杜牧”之手,古詩中描寫了秋日山行所見到的景色,杜牧用出色的筆觸,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
山路、人家、紅葉、白云,讓當時的景象活靈活現的出現在學生們的眼前,這樣一首優秀的古詩,為什么會遭到家長的炮轟,甚至有家長建議將這首詩歌刪除呢?
這是因為《山行》中有這樣一句話“停車坐愛楓林晚”,很多家長覺得詩歌有些“不妥”,不適合正在成年階段的學生們學習,擔心這句話會給學生帶來不好的暗示,影響學生們思維方式的養成。
面對古詩詞接二連三的引發部分家長不滿的情況,很多網友也感到疑惑,到底是誰的問題呢?古詩作為學生們學習古代文化知識的一種載體,對學生們文學素養的提高,文化知識的儲備等都有好處,古詩詞的本身沒有任何問題。
而過度挑剔的家長們,才是問題的關鍵。時代在進步和發展,思想也越來越開放,沒想到很多家長變成了契科夫筆下的《裝在套子里的人》,思想越來越保守。
家長們不能接受動畫片里面的一些畫面,甚至對教材中的文章指指點點,如今甚至用自己的想法,挑剔古詩詞,將其強加上原本沒有的含義,屬實不應該。
現代化教育模式下,中小學使用的教材已經提高了嚴謹程度
自從吳勇的毒插圖事件之后,很多家長加強了對教材認真審查的態度。畢竟這類事件比較嚴重,不能再次發生。家長們擔心學生的心態可以理解,但是也不能矯枉過正。
而且在現代化的教育模式下,中小學使用的教材已經提高了三審三校,對部分不夠嚴謹,有不好導向的文章,都進行了刪除。比如說《愛迪生救媽媽》,就因為故事不屬實,在某一次的改版中被刪除。
還有朱自清的《背影》,因為文中主人公的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也被刪除了。不僅僅是文章,很多古詩詞也被因為發展出現了一些調整。
比如說在很多家長的印象里面,杜牧的《過華清宮》中有這樣一句話“一騎紅塵妃子笑”,當年家長們記得學習的時候這個字讀“ji”,但是現在卻改成了“qi”,家長們覺得不妥。不過這是因為在現代化的教育下,將多音字進行調整了而已。
理解現代化教育發展的同時,也要重視傳統文化
隨著現代化教育的發展,一些原本十分優秀的文章被刪除,這樣的現象很正常,也可以理解。但是在現代化教育的發展,和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并不沖突,加強學生們古詩詞的學習,就是弘揚傳統文化的一種方式。
家長們不要因為自己的思考和偏見,就對優秀的古詩詞提出質疑,如果這類古詩詞真的被刪除了,那么對學生們來說,絕對是一種損失。
今日話題:你覺得“停車坐愛楓林晚”有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