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牛津放榜如下offer雨。據頂思綜合統計,截至1月11日上午10時,中國內地學生獲得牛津大學預錄取共計143枚offer。上海以44枚總量在全國遙遙領先,大灣區以總量36枚錄取反超北京,位居全國第二。今年仍有不少“黑馬學校”闖入。從錄取結果上能看到全國各地國際化教育發展的新格局。
從數據來看,中國大陸地區學生共獲143枚預錄取offer,涵蓋25個城市、58所學校。哪些學校榜上有名?頂思帶您一睹為快。
【資料圖】
▲2027屆牛津大學錄取(預)offer統計 數據來源、制圖:頂思
01上海44枚offer,打破“三足鼎立”呈現新格局
根據頂思近三年的統計數據,上海連續三年獲全國牛津預錄offer總數第一,霸氣十足。今年上海榜的前五名學校分別是上海光華學院劍橋國際中心、上海市民辦平和雙語學校、領科教育上海校區、科橋教育、上海市世界外國語中學。從近幾年數據看,光華劍橋、上海世外、領科教育長期占領“前三甲”位置,但今年上海平和學校以總量9枚的錄取量打破原來三足鼎立的格局,強勁闖入前三甲榜單,其offer數同比增長1倍多。
創辦于2017年的科橋教育近幾年升學表現出彩,已連續兩年穩居上海地區牛津預錄總數第四名的位置。科橋教育從2019年的0枚到2020年的2枚,再到去年5枚,今年達到了6枚,呈現穩步增長趨勢,可謂后起之秀,
從總數看,上海今年錄取總數44枚較去年50余枚稍有下降,但總數仍接近廣東地區和北京地區的總和,綜合實力不容小覷。
02廣東地區offer總數同比增24%,公立民辦“二分天下”
廣東今年斬獲36枚牛津預錄offer,同比增長24%。深國交以12枚居首位,并長期在深圳地區領先;深大師院附屬國際高中以總量8枚位居第二,且今年牛津錄取量比去年增長了3倍。這兩所學校作為深圳地區民辦教育和公立教育代表,在升學成績上爭奇斗艷。博實樂教育集團旗下廣東碧桂園學校今年獲得5枚牛津預錄offer,同往年基本持平,位于佛山市第一位,廣東地區第三位。
整體上看,廣東地區公立學校和民辦學校錄取數各占50%,實現公辦民辦教育“二分天下”格局。其中深圳也從教育洼地一躍成為國際化教育的排頭兵。
03北京地區offer縮減19%,民辦校實力搶鏡
北京今年offer數量總計21枚,同去年相比總數減少19%。前三名學校皆為公立學校,其中北師大附屬實驗學校和人大附中ICC以各4枚錄取量并列第一領跑北京。
歷年來,北京公立國際部在名校錄取上表現強勢,但今年形勢有所變化,公立各校offer數較去年均有所減少,而多所國際化民辦校意外闖入榜單。比如,北京新英才學校、北京私立匯佳學校和海嘉雙語等民辦學校在今年首次上榜,成為“黑馬”。北京鼎石已連續兩年獲得牛津預錄offer,未來可期。
04華東地區競爭仍激烈,中西部“花開數朵”
除了上海,華東片區江蘇、浙江、山東三省,共計獲26枚offer,同比去年下降24%。其中,江蘇和山東以總數微弱差距分列第一和第二名。
近年來,山東國際教育發展勢頭正猛,大有趕超江浙之勢。其中,山東青島第二中學是當地老牌公立學校,近幾年在國際教育領域嶄露頭角。去年,該校獲得3枚牛津預錄,今年則增長7枚錄取,領跑山東地區。
蘇州外國語學以4枚的成績成為江蘇地區“擂主”,且數量較去年翻一番。而浙江地區各校實力平分秋色,鮮有“領頭羊”。中西部片區的學校今年錄取數總計16枚,同去年下降27%。其中2020年開學的長沙康禮·克雷格學校今年以2枚牛津錄取上榜,成為“黑馬校”。其中,成都嘉祥外國語學校國際高中、大連英領國際學校、北大培文晉中實驗學校等新老民辦校都在牛津錄取上實現新突破。
數據分析:名校競爭白熱化,誰能突圍?
總體看,今年大陸地區143封錄取,較去年有所下降。牛津大學官網發布數據稱,學校在2022年共收到22000人申請,但學校僅提供3300個位置。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2022年5月,牛津大學發布《本科年度錄取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牛津大學申請人數持續上漲,offer發放數與錄取人數有所回落,逐步恢復到疫情前正常水平。根據錄取數據,牛津大學申請人數從2017年的19953人上升至2021年的24338人,在過去五年中,申請量持續攀升,增加約22%。牛津大學共發放了3555份錄取,相較于2020年3932人,錄取人數有所減少;而最終入學人數為3298人,對比2019年3286人,正逐步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綜合來看,牛津大學申請人數持續走高,海外學生熱情不減,競爭激烈,受疫情影響不明顯。但申請人數與往年基本持平,導致整體錄取率下降。
無獨有偶,在早前的藤校早申放榜中,大陸地區offer總量較去年也下降明顯。名校競爭日益白熱化,誰能突圍?頂思將持續關注名校放榜,為讀者提供有速度、有深度的解讀。
作者 | Zoey
運營 | 天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