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023高考549分理科能報考的大學名單有天津外國語大學、上海政法學院、華僑大學等;2023高考549分文科能報考的大學名單有長沙理工大學、安徽農業大學、浙江財經大學(中外合作)等。
2023高考549分文理科能報考的大學有哪些
2023高考理科549分能報考的大學名單
學校名 | 學校所在地 | 辦學性質 | 學校類型 | 科目 | 批次 | 2022分數 |
天津外國語大學 | 天津 | 公立 | 語言 | 理 | 本科一批 | 547 |
上海政法學院 | 上海 | 公立 | 政法 | 理 | 本科一批 | 547 |
華僑大學 | 福建 | 公立 | 綜合 | 理 | 本科一批 | 547 |
浙江工商大學 | 浙江 | 公立 | 財經 | 理 | 本科一批 | 547 |
重慶師范大學 | 重慶 | 公立 | 師范 | 理 | 本科一批 | 547 |
南京工業大學(中外合作) | 江蘇 | 公立 | 理工 | 理 | 本科一批 | 547 |
天津財經大學(中外合作) | 天津 | 公立 | 財經 | 理 | 本科一批 | 547 |
安徽師范大學 | 安徽 | 公立 | 師范 | 理 | 本科一批 | 548 |
遼寧大學(中外聯合培養) | 遼寧 | 公立 | 綜合 | 理 | 本科一批 | 548 |
北方工業大學(中外合作) | 北京 | 公立 | 理工 | 理 | 本科一批 | 548 |
廣東工業大學 | 廣東 | 公立 | 理工 | 理 | 本科一批 | 549 |
西安醫學院 | 陜西 | 公立 | 醫藥 | 理 | 本科一批 | 549 |
特別說明:以上高考理科549分左右的大學,僅供參考,具體以學校官網、教育考試院公布數據為準,不具有實際指導意義,想要查看全部高考理科549分左右的大學請上蝶變志愿查看,蝶變志愿還可以模擬填報。
2023高考文科549分能報考的大學名單
學校名 | 學校所在地 | 辦學性質 | 學校類型 | 科目 | 批次 | 2022分數 |
長沙理工大學 | 湖南 | 公立 | 理工 | 文 | 本科一批 | 547 |
安徽農業大學 | 安徽 | 公立 | 農林 | 文 | 本科一批 | 547 |
浙江財經大學(中外合作) | 浙江 | 公立 | 財經 | 文 | 本科一批 | 547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上海 | 公立 | 理工 | 文 | 本科一批 | 547 |
黑龍江大學 | 黑龍江 | 公立 | 綜合 | 文 | 本科一批 | 547 |
西安財經大學 | 陜西 | 公立 | 財經 | 文 | 本科一批 | 547 |
湖南工商大學 | 湖南 | 公立 | 財經 | 文 | 本科一批 | 547 |
成都理工大學(宜賓校區) | 四川 | 公立 | 理工 | 文 | 本科一批 | 547 |
河南師范大學 | 河南 | 公立 | 師范 | 文 | 本科一批 | 547 |
集美大學 | 福建 | 公立 | 綜合 | 文 | 本科一批 | 547 |
天津外國語大學 | 天津 | 公立 | 語言 | 文 | 本科一批 | 548 |
河南大學(中外合作) | 河南 | 公立 | 綜合 | 文 | 本科一批 | 548 |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 北京 | 公立 | 政法 | 文 | 本科一批 | 548 |
安徽財經大學 | 安徽 | 公立 | 財經 | 文 | 本科一批 | 548 |
湖南科技大學 | 湖南 | 公立 | 綜合 | 文 | 本科一批 | 548 |
西安郵電大學 | 陜西 | 公立 | 理工 | 文 | 本科一批 | 548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 | 新疆 | 公立 | 理工 | 文 | 本科一批 | 549 |
天津商業大學 | 天津 | 公立 | 財經 | 文 | 本科一批 | 549 |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 河南 | 公立 | 財經 | 文 | 本科一批 | 549 |
曲阜師范大學 | 山東 | 公立 | 師范 | 文 | 本科一批 | 549 |
南京曉莊學院 | 江蘇 | 公立 | 師范 | 文 | 本科一批 | 549 |
河北師范大學 | 河北 | 公立 | 師范 | 文 | 本科一批 | 549 |
重慶工商大學 | 重慶 | 公立 | 財經 | 文 | 本科一批 | 549 |
江蘇科技大學 | 江蘇 | 公立 | 理工 | 文 | 本科一批 | 549 |
溫馨提示:以上高考文科549分左右的大學只是部分內容,如果想要查看全部高考文科549分左右的大學的高考生,請直接下載蝶變志愿APP查看,蝶變志愿還可以查看能上什么大學。
高考549分填志愿要注意什么
其一,高考填志愿選學校VS選專業?這是一個始終存在的兩難選擇。大學專業是人才培養的平臺,學校是專業發展的平臺,好的專業不可能脫離學校而存在,高考考生填志愿要在選學校、選專業二者之間找到一個最佳平衡點。
其二,省內院校VS省外院校?相比之下,省內院校招生計劃更多、分數預估更準、錄取機會更大、求學成本更低、職業發展更優。因此,高考考生填志愿應兼顧內外、省內優先,在“穩、保”梯隊中更多地配置省內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