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深圳中學教師的公示名單,在網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議,看到名單上面國內外名校的碩士、博士比比皆是,讓大眾覺得多少有些大材小用了,卻不知實際情況更難。
隨著大學生人數逐年增長,大學生畢業后很難找到適合的工作,以至于他們其中的很多人,只能被迫先回家待業,也逐漸將目光轉向公務員、事業單位等編制崗位的報考上。
希望能收獲一份穩定的工作,端起“鐵飯碗”杜絕失業的風險,這也是廣大家長最希望看到的工作,然而,盯上編制崗位的人中,還包括很多國內外名校畢業的高學歷人才。
考研人數也在逐年增長,碩士乃至博士的人數也在增加,越來越多碩士和博士涌入職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就業內卷,普通大學生變得愈發焦躁不安。
(相關資料圖)
深圳學校“違背承諾”,出現了名校畢業生消極怠工的現象
隨著深圳學校公示名單被曝出,讓大眾對深圳學校的招錄引起很高的關注度,隨著這些名校畢業生順利入職,他們畢竟也是非師范生,自然對他們的教學能力擔憂。
然而,現實比想象中打臉還快,因為深圳一些學校違背了之前的承諾,提出的薪資待遇并沒有按承諾給到這些碩士和博士,以至于出現了名校畢業生消極怠工的現象。
不僅對待教學工作非常散漫,更對學生不管不顧的,引起家長的不滿,但是一時間卻分不清孰對孰錯,畢竟是學校先違背承諾在先,原本承諾給到近30萬的年薪 。
短時間直接縮水快10萬,年薪只有20萬左右,面對如此大的薪資落差,難怪這些名校畢業生消極怠工,他們本就非師范專業畢業,更體會不到身為教師身上的擔子有多重。
高學歷的非師范生,真的適合從事教師這份工作嗎?
隨著越來越多名校畢業的碩士或博士,加入到教師隊伍當中,看似提高了整個教師隊伍的資質,殊不知對教學工作造成的影響,并不一定全是好的影響。
高學歷的非師范生,并沒有接受過師范專業的系統學習,更不知道師范專業中,承載著不僅只是一份工作,更在于心中的信仰,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職責。
也讓更多人開始質疑,高學歷的非師范生,真的適合從事教師這份工作嗎?現實是非師范生當教師的弊端,已經開始慢慢顯現出來,他們只當教師是份工作,少了信仰在工作中。
相信最初支持高學歷、名校畢業生,從事教師這份工作的初衷,只是單純地想提高教師的資質,畢竟高學歷人才的學識毋庸置疑,但是不見得高學歷就一定能教好學生。
教師,才是學生們主要的知識來源,教師們對待教學工作的態度,直接關系到學生們的學習成績,導致家長們不得不重視起來,希望教育部門能重視對教師的選拔標準。
教師消極怠工,最后苦的還是學生,著實不應該
都說:“學習生涯中,如若能遇到認真負責的老師,會成為學生一生的幸運!”這也是每當孩子要入學前,家長都會想方設法打聽老師的資質,甚至動用自己的人脈關系。
就是因為不想將孩子送到不負責任的老師手中,如果遇到一位對待教學工作消極怠工的老師,學生很難能學到更多有用的知識,也會慢慢養成不好的學習習慣。
以至于教師消極怠工,最后苦的還是學生,著實不應該這樣,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專業的事就應該交給專業的人去做,當教師這件事就應該是師范生的工作。
隨著近些年時不時有教師的負面消息被曝出,影響了家長對教師的信任,更讓家長因為這般坐立不安,面對不斷降低的升學率,家長和學生不得不重視任何一個可能影響學習的細節。
家長希望教育部門能重視對教師的選拔標準,最重要的是對教師資質的篩選,對于教師的后備人選來說,首先要對教學工作有足夠的責任心,深知教師肩負的責任和使命。
【筆者有話說】
能遇到一位認真負責的教師,是每個學生的幸運,教師是要為國家培養棟梁之才的,每個學生在上學前,就像是等待被雕琢的“璞玉”,最后能成為什么樣,教師起到關鍵作用。
身為教師也要深知肩上的責任和使命,不能只將教師當成一份工作,不能辜負家長和學生的信任和囑托,更要對得起每個將孩子交給自己的家長!
今日話題:看到名校畢業生消極怠工,你有什么想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