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本周,北京中小學線上教學將進入第五周。提起線上教學,我們并不陌生,但如何上好、上出實效,對學校、老師、學生和家長都是不小的考驗。
如何主動擁抱線上學習的“新狀況”、創造“小驚喜”?
【資料圖】
怎樣才能讓線上課上出線下課的質量甚至特色?
有什么辦法來調動屏幕背后學生的內驅力和主動性?
作為海淀區首批新品牌學校,北京市海淀實驗中學對線上教學進行精心組織,為全校師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將獨具特色的贊賞課堂搬到網上,把追夢活動移到云端,讓“網課”變得有創意、有溫度——
01
線上教學的“新狀況”和“小驚喜”
疫情原因,我們共同經歷多輪的線上線下教學方式的轉換。現如今,師生都能以平和心態,坦然面對隨時切換的教學方式。線上教學的開啟,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意味著短暫轉換學習方式,步入一個新的學習和工作狀態。對于學生來說,線上學習意味著不小的挑戰,同時提供了另一種學習機會。
"
“我覺得線上課對我影響并不大,我平常是六點鐘起床吃早飯去上學,去學校大概需要四十分鐘,但網課期間,我起床后可以做一套試卷,然后再開始上課,相當于把原先浪費在路上的時間整合起來高效利用,而且答疑也更方便了,只需要微信或者其他軟件給老師留言即可,老師很快就會回復。”
談起這段時間的網課,海淀實驗中學高三李同學這樣說道:“雖然網課減少了和老師同學見面交流的機會,但云端答疑、交流、討論卻并沒有減少。疫情當前,既然無法線下學習,那就接受線上學習吧,可不能因為是線上就放松自己,耽誤自己。”
"
其實,對于老師而言,網課同樣帶來了很多變化,比如老師們的線上備課要比線下備課復雜得多。除了盡快適應在線教學技術的新要求,還得面對網課引發的各種突如其來的“狀況”。
"
“昨天我聽我班物理課時,發現我班學霸胡同學身邊還坐著一個小男孩,同樣也在聚精會神地聽物理王老師講課,后來我才知道,那是胡同學的弟弟。看來,學霸弟弟也是學霸呀,這么小,也被精彩的物理實驗吸引住了。”時任海實“1+3”試驗班班主任鄭老師笑著說道。
(▲胡同學和弟弟一起聽課)
物理課堂
"
后來了解到,學生的家人和學生一起聽網課現象很普遍。的確,線上教學,教師變身主播,可能會收獲更多的聽眾,對教師而言不言而喻加大了壓力,但另一方面,也促使教師更加精心備課、授課,促進教師成長。
線上教學方式引發教師們深入思考信息技術對教育的支撐與變革,從一定程度上倒逼教師必須學習信息技術,提升信息能力,擁有信息素養,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需求和挑戰,感受網課帶來的另樣收獲。學習永遠在路上。
海淀實驗中學老師大多采用“騰訊會議”方式直播授課,開展教研活動。在一次常規教研組活動上,老師們這樣交流授課情況:使用“錄制”功能,方便因病因事不能正常聽課的同學回看教師授課視頻,也便于教師課后查看自己的授課資料,及時反思、調整、改進、提升教學。使用“互動批注”可以實現學生板書功能。“視頻”功能查看學生上課狀態。“音頻”“聊天”功能方便師生、生生對話交流,能一定程度上有效解決師生互動問題,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其他的“共享屏幕”功能,配上一支觸碰電子筆就非常完美了。至于作業布批,“小管家”“智學網”用起來得心應手,不用手工記錄,孩子每天作業情況都有記錄,同時還可以和家長端鏈接,與家長有效溝通,方便適用......當然,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師精心備課、授課、課后輔導、答疑,確保高質教學。
(▲余老師為學生線上答疑)
線上教學期間,海淀實驗中學立足常規教學管理工作,加大教學管理力度。教學管理中心堅持“一課一巡”巡課原則,加強教研組、備課組活動,持續深入開展“贊賞”課堂展示活動,引領教師深研教材,精耕課堂。開展“青藍工程”說課展示活動,給青年教師搭建展示才能平臺。積極開展內蒙幫扶活動,發揮首都教育輻射引領作用,共促教育事業發展。
學校對全校初一至高三1935名學生進行“居家學習問卷調查”——“我目前居家學習狀態滿意”占比91.21%;“我能很好安排自己居家學習與生活”占比93.75%; “居家期間,我能得到家長對我學習與生活的支持”占比97.62%;“居家期間,我能感受到老師對我的學習和生活關注”占比98.55%......
系列數據表明:學校加大管理力度,家校合作是能夠有效降低“線上教學”授課方式對教學的負面影響的,正如問卷19題,學生最多用“充實”形容現在的居家學習和生活狀態一樣,以積極良好心態應對線上教學方式轉變是非常重要的。期待疫情早日結束,重返校園,正如問卷20題學生最多用“開學”來表明現在最盼望做的事情是什么一樣。
前段時間,海淀實驗中學組織了一場以“云端追夢行動”為主題的活動。活動啟動后,不少學生通過文字講述了自己線上學習背景下的追夢故事,該校初一(10)班張宇菲這樣表述自己的心聲——
"
( ▲張宇菲同學)
“在夢想的指引下,學習的意義也會發生變化。只有不斷學習,我們才能找到實現夢想的通途。居家學習已經過去的一周,這對我來說有機遇,也有挑戰。機遇是我可以將每日上下學的時間節省出來,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挑戰就是我需要用自律代替他律,用更堅定的意志向著夢想的方向前行。為了提高居家學習期間的效率,我會主動提前打開攝像頭,在清晰看到老師們親切身影的同時,也能讓老師們清晰地看到我,可以關注我的一舉一動,也讓我的心里更加踏實,能以更加飽滿的情緒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
"
02
贊賞課堂 線上也精彩
“高質量的線上教學與高質量的線下教學本質、目標、任務完全一致。”海淀實驗中學有關負責人表示,本著統籌管理、一生一案的總體思路,學校線上教學建立了線上授課、在線答疑、作業提交批改的線上教學活動模式。
贊賞課堂是海淀實驗中學近年來課堂教學的一大特色。雖然是網絡授課,但海淀實驗中學通過線上方式將“贊賞課堂”模式繼續實施,通過 “素養本位的單元設計、真實情境的深度學習、問題解決的進階測評、線上線下的智能系統”,來實現課堂教學六大轉變——知識傳授向能力思維,教師中心向學生中心,注重結果向探究過程,識記背誦向思維演練,應試技巧向高效建模,個體獨學向群學聚智。
海淀實驗中學的線上課堂仍按照線下贊賞課堂的要求進行細致落地:將一節課分為 3個環節:課堂前測( 5-10分鐘) ----師生互動講授( 15-30分鐘) ----課堂練習( 5-10分鐘),引導學生持續深入參與學習活動,課堂教學力求體驗性、互動性和生成性,強調教師有效教學,追求學生高效獲得,強調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打造“師生、生生、師師”三大學習共同體,深入研究學生的學習品質,落實學科核心價值、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平時在教室上課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有些孩子可能性格比較內向,不太愛交往,不是很喜歡回答問題,即使被老師叫起來回答聲音也特別小,但在網課期間,大家都在屏幕后面,反而這些孩子表現的比在校內可能更自信,更積極,回答問題更主動。老師針對這種情況也會及時給學生以積極的反饋,讓孩子們感覺,只要自己課堂認真回答老師的問題,老師肯定會表揚、會認可。
通過不斷正向引導,發現孩子們越來越主動回答問題,越來越積極思考。”在線上教學的時空,海淀實驗中學的老師們同樣體驗到“贊賞課堂”的魅力。
(▲學生上課積極回答問題)
除了教學環節,學校對學生學習任務的把控也非常細致,學校 以周為單位制定了“線上學習周任務清單”并下發到學生手中。任務清單明確了學生一周內每天應完成的學習內容、學習任務、需提交的作業及提交方式,同時,教師也會第一時間對上交的作業進行批改并與學生進行反饋。通過周任務清單,老師會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學習質量,從而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教學。
據了解,對于有突發情況等原因不能按時上課的學生,學校任課老師會對該學生制定單獨的授課方案,即“一生一案”。學校會組織專人進行優選開發“一生一案”課程并組織教師錄制部分課程放在平臺上便于學生學習。
03
這些記憶,溫暖了寒冬
“疫情三年,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上網課已經成為了我們的日常,學生難免產生疲態。恰在此時,學校發起的‘云端追夢’活動,仿佛仙女的魔法棒變幻出多彩的網課生活。”
這是海淀實驗中學初二(4)版馬頤琳同學在該校“云端追夢”活動中講述的故事。本次“云端追夢”活動時逢一二·九運動紀念日,學校提出以榜樣的力量引領學生成長。在接到任務后,全班同學立刻開啟空中暢談,以小組為單位,互相商量,出謀劃策。
"
“你提出主題思考,我把握朗誦分配,他設計PPT展示環節,每個人都有任務,每個人都發揮所長,充分利用線上的優勢,微信、騰訊會議的主講成了學生,抖音、視頻的拍攝我們來做導演,學生的活動,我們自己來做主人。這里不論學習,比的是參與、團結和思想。誰會拒絕這樣誘人的活動呢?沒有。”
(▲馬頤琳同學)
馬頤琳同學坦言,參加過活動,同學們忽然驚覺自己長大了,成熟了。增長了科技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同學與同學之間聯系與交流更加密切了。“驚喜發現某某同學居然有朗誦天分,某某同學活動組織得很有想法,令人大開眼界。這些記憶,溫暖了冰冷的網絡,感動了寒冬。”
"
居家網課期間,學校的德育課程也沒“停歇”。為了讓孩子們在家依然能有豐富多彩的活動,學校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活動方案”。
為幫助學生培養自律自強的品質,海淀實驗中學組織了以“爭當自主學習小達人”為主題的活動,活動目標呈階梯狀逐步上升,第一階段要求學生制訂每日作業計劃并高質量完成,第二階段的目標制定每日預習計劃,第三階段目標是制定每日復習計劃或每周總結,以思維導圖等形式建立知識關聯,形成知識網絡。學生累計堅持2-10周,可以分別獲得一星自主達人至五星“自主達人 ”稱號。
疫情當前,身體健康尤為重要,鍛煉身體必不可少。學校制定了居家體育活動方案,以便同學們在緊張的課業之余,保持身體健康。學校的體育活動方案包含平板支撐、仰臥起坐、跳繩三項運動,其中平板支撐3分鐘,仰臥起坐50個(一分鐘)、跳繩200個(一分鐘),學生每天可在其中任選一個項目進行挑戰,并且根據自己堅持的時間來獲得“運動達人 ”稱號。
另外,學校制定了藝術活動方案,堅持自己在唱歌、舞蹈、樂器演奏、繪畫、書法等方面的不斷練習或創作,逐步提高自己的藝術素養。為了鼓勵同學們養成勞動的好習慣,學校制定了居家勞動活動方案,孩子們通過上交自己的勞動記錄并且長期的堅持下去,便可獲得“勞動達人”的稱號。
(▲學生積極參與云端追夢活動)
不管線上還是線下,學生的成長不停歇,學校教育不停歇。這是海淀實驗中學林偉明校長說過最多的一句話。關注每個學生的自主發展,關注師生共同成長。這個寒冬,海淀實驗中學的線上教育教學傳遞出不一般的溫暖,在未來春暖花開的日子也值得紀念和回味。
文|江遠
內容來源|海淀實驗中學
更多精彩視頻,
請關注“京城教育圈”視頻號——
“京城教育圈”
政策解析,升學指南,發現價值,分享新知
關注更多教育信息,歡迎大家掃碼加入圈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