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是民生問題,關系著社會的發展。如果學生們在畢業之后,都能找到合適的工作,且有滿意的薪資待遇,那么生活也會更加安定,社會的發展速度也會更快。
但是畢竟每年大學生的畢業人數都在不斷攀升,今年更是突破了1000萬大關,這么多的大學生同時走出校門走入社會,就業前景比較渺茫的。
(資料圖)
而且就算是學生們找到了比較滿意的工作,但是現在社會經濟不是很景氣,如果學生所在職的企業出現了倒閉的情況,學生們也就要面臨失業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份穩定的工作就顯得彌足珍貴了。所以很多大學生就業首選都是報考公務員或者是事業單位。
說到報考鐵飯碗的話,公務員肯定是學生們的首選,但是公務員報考的人數比較多,競爭了比較高,所以上岸難度也很大。那么學生們退而求其次選擇事業單位,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方向。
而且現在事業單位都在進行調整和改革,彌補了和公務員在補助方面的差距。經過調整之后,估計未來報考事業單位的學生人數還會增加。
其實公務員整體的薪資待遇并不是很高,大部分地區的月薪也就在3500元左右。但是公務員的各項績效獎金、津貼補助非常多,零七零八的補助加在一起,學生們整體的薪資待遇就很高了。
比如說公務員有比較難得的“車補”,光是這一項補貼,每個月的數額就比較可觀的。不過大部分事業單位一直以來卻沒有車補這項補貼,也讓很多員工覺得有些不公平。
但是現在事業單位也迎來新的補助,那就是“車補”。符合條件的員工,最高可以領取650元。可能很多人會覺得650元并不是很多,但是在目前這樣的大環境下,已經非常難得了。
而且這項補助,普通員工也能領到500元,這對于很多員工來說,應該是很好的消息了。看到事業單位的員工迎來了新的補助,不少教師紛紛提出問題,同樣是體制內,有教師編制的老師有份嗎?
老師也是體制內沒有錯,但是卻沒有車補。畢竟事業單位的員工和人民教師的工作性質是不一樣的,教師一般不需要外出工作,只要在學校里面安心上課就可以了。
但是事業單位部分崗位的員工,每周需要外出工作的時間比較多,所以自然更加需要這份車補。不過老師雖然沒有份,但是作為教育的主體,這幾年來國家也在不斷提高教師行業的待遇。
對于大學畢業生來說,畢業后陷入迷茫期的話,可以嘗試報考公務員、事業單位或者是教師編制,都是很好的選擇。
事業單位的考試都考些什么?學生們應該如何準備
說到體制內的考試,大家最熟悉的還是公務員考試。市面上光是和考公務員相關的補課機構就數不勝數了。就算是沒有考公打算的學生的,基本上也了解公務員考試都考一些什么內容。
但是事業單位考試都考什么呢?可能很多學生不了解。和公務員考試不同,事業單位的考試一般來說并不考行測和申論,而是考《公共基礎知識》和《職業能力測驗》。
考試的滿分為100分,時間為120分。筆試的內容會考察到政治、法律、時事、職業道德和公共基礎知識和職業能力。
其中《公共基礎知識》主要測試考生對基礎知識的了解整我程度和運用能力,試題主要分為客觀題還有主觀題。包含判斷題、選擇題、案例分析、綜合分析還有寫作等題型。
而《職業能力測試》主要的題型有數量關系、判斷推理還有言語理解與表達等。雖然說題型不是申論和行測,是整體和申論、行測有些相似。
而且部分事業單位的考試,很多題型也是從公務員國考里面挑選出來的。學生們如果不知道購買什么練習冊,也可以看看公務員的歷年真題。
如果學生同時準備公務員還有事業單位考試的報考的話,那就更加有優勢了。想要成功上岸,多刷題是有好處的。只有見識的題型多了,學生們在考試的過程中才能保證遇到自己會的題目,也就更容易上岸了。
總結:從目前大學生的就業前景來看,選擇報考事業單位是非常好的選擇,一份穩定的工作也能保證學生們未來“旱澇保收”。
今日話題:你對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