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的錯?”數學老師在問,學生也在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他們為什么都在問同一個問題呢?這都是被考評打分的事鬧騰的。
學校要求學生給自己的授課老師打分,來評一評老師在自己心目中的位置。這本來沒有什么?評就評一下,也沒有什么關系。
對于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的老師沒有什么,但是對于那些本身就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成績也還不錯的老師,學生們如果把他們的考評分打的低,那么他們的就會心里堵得慌了。自己的付出,孩子們沒有說一句感激的話,竟然還在考評教師的環節給自己扔刀子——這是任何人都不能承受的。
這不,有一位網友就在社交平臺上發文吐槽了這樣的一件事。他在自己的主貼里寫道——
學校讓給任課老師打分,數學老師的評分不高,沒想到第二天上數學課的時候,數學老師啥也沒說,把講的東西寫滿了黑板,一整節課啥也沒說,這樣持續了幾天,班委幾個人私下找老師道歉才了事,真不知道到底是誰錯了呢?
這位數學老師為什么選擇休課,在班上一言不發,就是因為孩子們把自己的付出都完全忽略了,他心里堵得慌。
自己如果沒有付出,沒有努力,學生這樣評價自己,自己也沒有什么怨言——誰讓自己不敬業呢?誰讓自己的教學成績拿不出手呢?
而現在,自己工夫也花了,工作也做了,成績也擺在那里,但是孩子們就是看不到。他們只看到老師的嚴厲,他們的不快,而完全不看自己的學習有沒有長進,自己的能力有沒有提高。因為心里覺得不舒服,他們就這樣把分數打出去了。這樣做,客觀嗎?對自己公平嗎?
正是因為肚子里被氣灌滿了,于是他選擇了消極怠工。但是,他的心里還是知道自己作為一個老師的責任的。盡管不上課,但是還是把要講的內容寫了一黑板,讓學生們自己去學習,去感悟。
但是,沒有了老師的講解和引導啟發,他們能學到什么呢?什么也學不到。于是,在對抗了幾天之后,學生們首先選擇了低頭道歉。而老師呢,看到自己的敲山震虎的效果達到了,也就順坡下驢了。
那么,在這件事上,到底是誰的錯呢?筆者認為,錯在學校,為什么這么說呢?這個道理應該是很淺顯的吧。
筆者的女兒前幾天就遇到了一件事,也是給自己的科任教師打分。她的社會老師從來不上課,還在班上東扯西拉,女兒不知道在家里說過多少回了。但是,這一次,她卻給他打了一個A。我問她為什么,她說社會老師給他們每個人發了兩顆德芙巧克力,叫他們打A的。
兩顆巧克力就能把孩子收買了,你說,這個考評合理嗎?而她隔壁班上的一位數學老師卻被學生打了B,甚至還有打C的。學生們為什么給他這樣發打分呢?理由聽起來讓人啼笑皆非,就是因為他對學生太嚴厲了——連中午或課間都把學生拉到辦公室里講題。這,有哪一個學生會喜歡呢?
學生給老師打分會出現怎樣的狀況呢?一種是不敢得罪的老師,他們都會打滿分,一種是用小恩小惠收買的老師,他們也會打滿分。這樣的打分,是不是沒有了一個是非標準。
一種是越嚴厲的老師,他們打的分越低,因為他們打內心里對這樣的老師持著排斥的態度。學習成了緊箍咒,就是我們也會排斥吧。
一種是對學生寬容甚至縱容的老師,他們打的分越高,因為在這些老師面前,他們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這是多自由快樂的事啊!
如果真的按照這樣的標準來衡量教師,有價值嗎?可以說,一點價值都沒有,反而會使事情走向我們初衷的反面。
首先,它會打擊認真負責老師的教學積極性。既然自己的工資高低都是由學生考評(一般占50%,家長和考評組各占20%和30%)決定的,那么自己還有什么必要這樣為難自己呢?給學生松綁不也是給自己松綁嗎?
其次,劣幣驅逐良幣。認真負責的老師打分低了,工資也會隨著下降;而寬松放縱的老師打分高了,工資自然是水漲船高。在這樣的情況下,認真負責的老師會怎么選擇呢?留下來窩囊委屈,那就選擇離開吧——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這樣的一個結果,對教育教學真的好嗎?
最后,也會給教師的教學帶來困擾。教育不是服務業,學生也不是上帝。你這樣讓學生給老師打分,老師在學生面前還能有什么威信呢?沒有了威信,老師還能怎樣教育學生呢?要知道,學生群體里,不自覺的學生可是占著大多數?。?/p>
總而言之,筆者認為,用打分的方式來管理老師是本末倒置,因為一流的校長管教學,二流的校長管老師。學生給老師打分,不是為了教育,而是為了管理老師,人為制造師生之間的矛盾,絕不可取。
親愛的讀者,對于學校通過學生給老師打分的形式來決定老師的考評工資這件事,你有什么想要說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我是蝴蝶花雨話教育,專注教育時事和最新教育動態,喜歡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喜歡我的朋友,請關注我:蝴蝶花雨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