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長 10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2 分鐘
(資料圖片)
教學宗旨——培根塑魂、啟智增慧
1.教學目標——核心素養目標。
2.教學特征——真實問題解決(或真實學習任務完成)。
3.教學過程——學程兩段:新知建構、遷移運用。
4.教學評價——逆向設計,評伴全程。
5.教學結果——遷移創新,一舉三得。
新課標新課堂五大標準解讀
一、教學目標——素養導向,突出“學有所成(新成果誕生)、學以致用(綜合運用、遷移運用)”,即“運用雙基解決真實情境問題(或真實任務完成)“的結果。
二、課堂特征——真實問題解決(或真實學習任務完成),突出“真實情境、真實任務、真實經歷、真實解決”。以“大問題或核心任務”為核心,統整課堂學習結構(結構為體,用為始終),運用學科實踐即“一套典型做法”循序漸進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
三、教學過程——學程兩段:新知建構、遷移運用。新知建構“以舊知建構新知(創造知識)”,遷移運用“綜合新舊知識解決新情境新問題”。“雙基”內容“因用(大問題解決)而學、學以致用(運用到大問題解決)”。
四、教學評價——逆向設計,評伴全程。以“目標達成評估依據”為標準實施教學,課堂學習中針對“大問題或大活動”嵌入評價量表(過程性評價),新知建構結束后以“遷移運用”題和結果性評價(作業或傳統紙筆測試)驗收學習效果。
五、教學結果——遷移創新,一舉三得。課堂“為遷移而學”,強調“掌握理解——實踐運用——遷移創新”思維進階,在問題解決中“習得雙基、掌握方法、沉淀素養(關鍵能力、必備品格、正確價值觀)。”
作者簡介
崔成林:山東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山東省十大創新人物,泰安市功勛教師。長期致力于課堂實踐研究,在教學設計、教學評價、現代課堂建構方面有獨到見解和實踐經驗,已在國家和省市教育期刊發表論文上百篇。近幾年,著力深度學習理論轉化,推進深度教學改革,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獲得了山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本人也榮獲“第四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先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