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疫情反復,線下教學不得不轉為網課,一樣的老師,一樣的學習時間,唯獨把課堂搬到了網絡。對孩子來說,網課是挑戰,是考驗,也是機會。網課期間,孩子們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對待學習,家長能幫孩子做什么?京教君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文章,供大家參考——
此起彼伏的疫情,好多地方開啟網課,可以預見的是,疫情和網課,可能背上日后學生成績下降的大鍋。
(資料圖片)
特殊時期總是最能考驗一個人的時期,對于學生來說,網課成為了最大的考驗,也成為了拉開差距的關鍵因素。
有人說網課沒效果,好像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可是,同樣的教師,同樣的授課內容,原班的同學,怎么就沒有效果了呢?因為你不是原來的你——學生的心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也主導了結果。
在學校上課,有來自老師、同學的學習壓力,自律性差的孩子也會被迫前進。
然而線上課堂,少了老師的當面監管,自覺性差的孩子可能會利用上網課的機會,偷偷地玩游戲或者聊天。
而自覺自律的孩子,繼續認真學習,不斷進步,積累著自身的成長。
那么一退一進,差距會在短時間內就體現出來。所以,網課是挑戰,是考驗,也是機會。
想來網課過后,尤其是畢業班,可能會沖出一群黑馬,也會隕落一片星辰。
敷衍學習的孩子,學習也在敷衍你。
(圖片來源:網絡)
有些孩子喜歡網課的原因是:在家上網課多好,可以睡懶覺,還可以躲開老師的監督。
沒有老師的監督,沒有同學的壓力,自己一個人對著電子屏幕,時不時走走神,甚至玩玩手機,看起來很安逸。
但是要知道,這是一個用實力說話的時代,學習容不得半點敷衍。
你今天在家放縱自我,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等開學后踏進考場,你頭腦空空,滿臉茫然,無從下筆。
網課劃水一時爽,你是假裝認真還是真的偷懶,等到考試時就會見分曉。
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項知識和技能,是可以毫不費力就能得到的。
如果說學習可以使人快樂,那也是在經過努力之后,取得成績的時候。
因為真正的快樂,是奮戰后的結果,沒有經歷深刻的痛苦,就體會不到酐暢淋漓的快樂。
屏幕前的老師,可能不止一次想象屏幕后每個學生的樣子。他們用點名、提問、連麥的方式,試圖確定每一個人的存在。
但同時,他們也在想:認真自律的人,這些方法,對他來說毫無意義;而無時無刻不在偷懶的人,這些方法同樣毫無意義。
前者,態度已成為習慣,監督不監督,都沒必要;后者,也許全程對老師講的內容毫無興趣,不過點名時恰好在玩電腦游戲休息的空檔,不小心向播放網課的屏幕瞟了一眼,答了到,而后繼續“聯盟”“吃雞”,那這種“在場”,又有什么意義呢?
當然,還有介于二者的中間派,也許在無人監督的課堂,不小心犯了困,走了神,老師一個點名,驚醒夢中人,趕緊搓搓臉蛋,揉揉眼睛,懺悔之前的所作所為,馬上進入聽課狀態,這樣的孩子,也還是好的。
人難免有惰性,能夠同時依靠外界和自身來進行約束,算是覺悟很高的了。
一個網課,真能有那么多門道?特殊時期,真能將人分出“三六九等”?似乎說的有些玄乎,但這不是無稽之談。
有位老師說:這個時候,不好好上課,不是“無心”,就是“無力”?!盁o心”,是無報國安民之心,“無力”,是無自律自強之力。那么,無心無力的青年,將來拿什么立足,又何談實現人生價值?
網課,照出人生百態,照出你的習慣、態度、毅力甚至人品。屏幕后的你是什么樣,很可能也是你將來的樣子。
現在的你,慎獨自礪,嚴于律己,將來的你,就可能是獨當一面的行業精英;
現在的你,消極怠惰,無所事事,將來的你,就可能是好吃懶做的人。當然,人會變化,希望你及時轉變。
當你關上臥室書房的門,以專心聽課為名玩起了游戲;當你稍稍動了動手指,將網上的內容復制粘貼,當成自己的習作上傳提交;
當家長敲門探望送來一杯牛奶,你裝作埋頭書本無法自拔的樣子,你是否有那么一刻感到羞愧!
而自覺自律的學生,完全可以利用網課期間打一個翻身仗或進一步超越自我。
網課實施的時期,老師上完課后,自覺自律的學生有比較多的時間去更高效率完成作業,去做更多的拓展訓練,去探索更大的空間。
其實這次網課也是最公平的一次試煉,試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有家長。
(圖片來源:網絡)
所有的學生面對公平的教學視頻、作業、時間,沒有所謂的被同桌影響,沒有所謂的看不清黑板等理由,所有的教學視頻都可以回放,都可以轉化為自己的知識。此時家庭的督促力量,開始產生重要影響。
當孩子通過網課獲得了查缺補漏、自我成長的空間時,家庭教育督促力量強的,可以將孩子在短時間內托舉到更高處;反之,原本靠著學校督管力量撐住的孩子,就極有可能一跌再跌。
家長需要引導監督孩子在在線學習期間,按時保質完成學習任務,這既是孩子學習成長的需要,更是家長的應盡之責。
不要羨慕別人的孩子,先讓自己成為別人羨慕的父母。你澆不澆水,莊稼都會長大;但是收成肯定不一樣!
需知網課結束,學校聚首,虛實立判。
畢竟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疫情過后,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坦然迎向日光,心中沒有半點蹉跎歲月的失落和弄虛作假的心慌。
我們不求事事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相關鏈接
孩子居家上課如何自律,家長要做到這三點!
最近,受疫情影響,多地開展線上教學。
孩子在家上網課,沒有現實課堂紀律的約束,沒有教室課堂的熏陶,家長不免擔心孩子不專注、不自律等問題,網課成為一場自律拼搏賽。
對于多數孩子來說,網課學習,一人,一屏,孤獨感會侵蝕孩子的意志,繼而引發大量的情緒。
當孩子有情緒時,家長應積極傾聽,多共情,少給或不給建議。
學會這3個小技巧,孩子更積極主動:
一 、多給孩子正面反饋,做孩子的戰友
有時候,越是逼孩子認真學習,孩子越是喜歡偷懶。
你緊緊地盯著他、催著他,他就往前挪一點,一旦你不在,他就立馬懈怠,打回原形。
其實,培養一個自律的孩子,不能只靠逼。
知道為什么許多孩子都沉迷游戲嗎?
這跟游戲的設計原理有關。
每玩一關,游戲都會給孩子一次即時反饋,孩子自然會越來越上癮。
學習也是一樣,上網課本來就枯燥,如果我們總是催促、打擊、吼罵孩子,孩子就會逐漸產生抗拒心理。
但如果我們經常給孩子一些積極正面的反饋:
你今天作業完成得很及時,而且寫得很認真,真不錯;
你今天聽課效率很高,吸收得很好,媽媽很為你開心;
你這次只錯了3道題,比上次進步了哦!
這些正面的暗示和積極的期待,會溫暖孩子的心扉,讓孩子對學習成果充滿期待。
孩子自然也會對學習更加上心,自發地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二、幫孩子設立目標,激發他的內驅力
學習是一場漫長的修行,孩子光靠一時的熱情和興趣,是很難持續保持前進動力的。
所以需要一個適宜的目標,激勵孩子努力探索進步。
可以先設置一個大目標,比如可以依據孩子的興趣幫他樹立夢想,如宇航員、科學家等。
再通過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后,設置一個個階段性的小目標。
當孩子完成一個階段目標時,可以給予他一定的精神獎勵:
比如真誠的鼓勵和贊美,給孩子一次期待已久的郊游,滿足孩子的一個心愿……
孩子內心獲得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會不斷激發他的內驅力,讓他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言傳身教,成為孩子的榜樣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上網課開小差、打游戲,卻沒有想過,是誰總是在孩子面前抱著手機?
父母連自己都無法自律,卻苛責孩子去做到,這樣的教育毫無說服力。
不如從今天起,開始和孩子一起看書、學習,做一個優秀且上進的父母吧。
當父母成了照亮孩子一生的光,又何愁孩子的人生不會熠熠生輝呢?
李鎮西校長曾說:
“我們提到一個孩子的好壞,不會問‘這孩子的班主任是誰’,只會問‘這是誰的孩子’。
唯一和孩子成功成長有因果關系的,就是家庭!”
網課是對孩子的一次試煉,更是對家長的一次考驗。
每一個自律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正確督促和悉心培養的結果。
千萬別讓你一時的偷懶,變成孩子一生的遺憾。
有教育專家曾說過,小孩子會任性,但大人不可以放棄監督的責任。
所以,父母一定要從小就給孩子定好規矩,幫他養成好習慣。
編輯|京教君
內容來源|好教師、光明社教育家、北京日報、中國教育報、男孩派、王崧舟公眾號等,京城教育圈進行內容補充和編輯整理
圖片來源|攝圖網、網絡
更多精彩視頻,
請關注“京城教育圈”視頻號——
“京城教育圈”
政策解析,升學指南,發現價值,分享新知
關注更多教育信息,歡迎大家掃碼加入圈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