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三育一體化”,是指教育、生育和養育,皆享受國家的相應政策,也是為了三胎政策的實行做鋪墊,從而降低人口老齡化加重對國家經濟造成的影響。
近些年,國家教育部一直在針對教育領域,提出相應的改革政策,為的就是最大限度給當代中小學生減壓,讓他們在一個相對輕松的氛圍下學習。
也是為了推動素質教育的實行,其中“雙減”政策取得的效果最為顯著,關停了市面上所有義務教育范疇內的學科類輔導,從而減輕家長們的經濟壓力。
(資料圖)
號召響應三胎政策已成定局,落實“三育一體化”勢在必行
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夫妻不再積極響應生育號召,甚至很多年輕的夫妻一胎都不想生,導致我國人口老齡化現象不斷加重,新生兒的出生率急劇下降。
這些不愿生育的夫妻直言:“我們是生不起嗎?我們是養不起孩子!”要知道所謂的生養一個孩子,不僅要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給他們提供優越的物質基礎。
最重要的是等到他們到了上學的年紀,還要將他們送到學校接受教育,在“雙減”政策實行之前,每個學生除了按部就班地上學外,課余時間被各種各樣的補課班填滿。
家長們互相“卷”起來,一心想著報的班越多,對孩子學習的幫助越大,這些補課班也是要收費的,并且收費標準非常高,以至于家長們還要承擔高額的補課費。
這些費用足以壓垮一個普通階層的家長,畢竟沒有哪個家長愿意承認自家孩子差,更不愿意看著孩子因為沒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從而影響他們未來的發展。
教育焦慮、經濟焦慮成為壓在家長們心頭的“刺”,也是在響應生育政策中最大的阻礙,為了能更好地執行實現三胎政策,如今,落實“三育一體化”勢在必行。
“三育一體化”落實后,家長們能享受到的福利
為了讓更多夫妻響應國家的號召,推動三胎政策的實行,相繼提出了“三育一體化”政策,其中重點針對教育領域存在的問題進行解答,也希望能給適齡夫妻們更多信心。
首先是在生育階段,“三育一體化”中提到優化產假、陪產假的天數,并且夫妻雙方全程帶薪休假,除此之外還能領取生育補貼,一般來說生育補貼的數額在1~2萬元左右。
在孩子出生之后,夫妻可以上所在社區申請領取國家發放的奶粉,雖然這個奶粉并不是免費的,但是個人這邊只需要承擔一小部分,“大頭”仍然是由國家承擔。
據說到社區領取的奶粉,一罐個人僅需補上90元左右,這在新生兒奶粉行業中,已然是很多夫妻想都不敢想的實惠價格,減輕了夫妻的育兒成本。
最后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是一個家庭乃至國家的大事,說到教育主要是圍繞學區房、補課等問題,雙減政策的落地,直接解決了補課的經濟壓力。
有關學區房的政策調整,也在進一步落實中,未來或將直接取消學區房政策,學生上學主要憑借搖號,也在不斷提高私立學校的辦學資質,并且控制私立學校的收費。
這些相關政策,都在向適齡夫妻證明國家改革的決心,也希望適齡夫妻能積極響應“三育一體化”、三胎政策,相信國家的同時,也能體驗到為人父母的快樂。
家長傳播教育焦慮,無形中成為學生的負擔
“內卷現象”橫行的當下,不僅在職場中大家互相卷,學生之間、家長之間也卷得不亦樂乎,家長看到教育領域有任何“風吹草動”,恨不得將自家孩子直接捧在手里。
尤其是在“雙減”政策落地后,失去了補課班的加持,家長們瘋狂輸出教育焦慮,然后將這份焦慮傳給學生,生怕他們的學習成績受到影響,殊不知傳播焦慮就是最大的影響。
家長的這些教育焦慮,會無形中成為學生的負擔,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顯得畏首畏尾的,擔心成績會下降;擔心被不如自己的同學超過;更擔心讓父母失望!
正所謂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家長們對孩子過度的期許,終會成為壓在他們心口的石頭,當這份壓力開始無處宣泄時,就是學生們爆發的時候,他們慢慢開始抵觸學習、討厭學習。
【文章結尾】每個學生要經歷十幾年的學習,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期間家長要扮演良師、益友、宣泄口,爭取成為孩子學習中的依仗。
今日話題:你認為“三育一體化”可行嗎?能解決當下的教育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