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努力陪伴孩子成長的中年胖子。
(相關資料圖)
接著昨天的話題,生活中經常會有人提到二八定律。
它的涵蓋內容很廣。最近帶孩子發現很難做到二八定律。
01 二八定律隨處可見
這個概念很早以前就提出來了。
20%的人掌握80%的財富,這個是最初推廣很流行的說法。
推廣開就可以毫無限制地推廣,比如說,用20%的精力做最重要的事,解決80%的問題。
有了這個東西打底,自然是希望孩子在學習上,能用20%的精力,完成80%的學習了。實際情況沒這么樂觀。
02 考試和學習也是一樣
一般來說,選拔試卷的難度大概是80%的基礎題。
也就是說,通常學生達到80分/100分。這樣的成績就可以中等了。
后面的20分是比較難的,可能是難度大,可能是靈活。
我們現在講的是學習的策略。
用20%的時間?還是20%的精力去學習的問題。
本質上其實它還是在考慮性價比的問題。
通常來說,提高性價比,一般結果都不太好,容易舍本逐末。
03 怎么看待二八定律很重要
對于實在沒辦法的時候,也許是可以采取戰略放棄的。
20%或者更少特別難的題,放棄,因為時間不允許了,如果這個時候還想得滿分,可能是沒什么機會的。
可以把精力放在自己有機會得到分數上。太難的就放棄吧,因為它們需要的積累是非常長期的。
這個做法和二八定律的本意有所不同了。不過也不影響拿來使用。
04 水桶原理的解讀
水桶原理也是類似的,很長時間內,大家都會去考慮如何提升最矮的那塊板。
從整理上來說,如果有弱勢學科,相對來說把它提升到中等可能是容易的。
一門課平常60分,提升到80分,和另外一門課85分提升到90分。
可能提升60分的科目是容易的。
實際上考試是看總分的,并不是說單科很好就特別好了。
這個時候的策略是ok的。但是要考慮另外一個水桶。
單科里面的知識選擇問題。也就是單科里面的知識板塊取舍問題。
如果說物理里面的某些知識點很難短期提升,是放棄還是繼續死磕?
這個是值得思考的。是增加長板優勢還是減低短板。
不知不覺,已經進入中學階段,叛逆的萌芽已經越發明顯,許多看起來無法接受的缺點,拖沓,拖拉,信心不足,情緒管理不善,丟三落四,凡此種種,一應俱全。我似乎慢慢把一手好牌給打壞了。不管如何,還是希望嘗試著記錄這段經歷,聊以慰藉,撫慰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