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統計,2022年教資報名人數躍升至1144.2萬人,10年間翻了66倍,是有史以來報名人數最多的一年,遠遠高于考研人數的457萬,甚至比2021年全國新生兒人數1062萬都多,成為了聲勢浩大的“全民大考”。
1141萬人考教資:“考編”才是難關為什么
據教育部數據,2022年教資報名人數達到1144.2萬人,這可比高考報名人數都多了,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大考。要知道,十年前這個數字才有17萬。
一直以來,教資被戲稱為“爸媽快樂證”,是在校學生的心頭好,一證在手,就算是完成任務,爸媽喜上眉梢,再也不嘮叨了,還能多個保底的退路,“再不濟就當個老師”。
(資料圖片)
為什么教師資格證報名的人這么多?當然這些人考試的目的是為了當老師,不可否認教師職業現在很吃香。當然獲得教師資格,只是開始,大部分選擇參加教資考試的人,目的都是考編吧,畢竟雙減之下,對校外培訓沖擊很大。
一來,今年高校畢業生是1076萬,就業難,也導致不少畢業生選擇參考教師資格證考試,給自己今后多一個就業選擇。二來,國家也在規范校外教育培訓機構,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的學科教師,也必須擁有教師資格證,也也是一個導致人數暴增的原因之一。三來,體制內教師職業強大的吸引力,教師待遇的提高,教師法都規定了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于或者高于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
為什么說考編是難關
教師資格證考試并不限制專業,這也意味著本科學歷都能報名,這無疑是如今就業壓力嚴重現實下的一大出路。
盡管教資考試人數不代表通過人數,也不代表招教考試人數,更不代表全國各地的教師編制數量,但毫無疑問,“教資熱”已經成為事實。其實不只是“教資熱”,“考公熱”“考編熱”早就是屢見不鮮的事情了。
“教資熱”“考公熱”“考編熱”的現象背后,其實是就業環境的變化。
受疫情影響,盡管我國GDP一直在增加,但必須要承認,我國靈活就業人數也在增加,在2021年就已經達到2億人次。
時不時爆發的疫情,動不動倒閉的企業,雷打不動的車貸、房貸,以及教育支出,都在逼迫著年輕人向工作穩定、福利待遇好的企、事業單位靠攏。
企、事業單位不存在失業風險,工作穩定,還有各種各樣的福利和假期,這無疑是疫情期間最被看好的優勢。
教師資格證考試備考技巧有哪些
1、根據自己所報考的教師資格證考試的學段和學科,將3周的時間分配到各門考試科目里去,對于教師資格證考試內容較多的章節可以適當多分配時間。
在所有教師資格證考試的章節中,最重要的或者最難的章節和知識點是哪些,次重要的章節和知識點是哪些,再次重要的是哪些。知識重點與否的區分要根據是否是常考點來劃分。
2、教師資格證考試可以進行“題---知識點---題”的交叉綜合強化練習。利用題目,大家可以對總結出的知識點進行查缺補漏,完善形成于腦海的知識網絡。要從題目中總結做題技巧,特別是論述題和案例分析題。
3、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回顧一遍頭腦里的知識網絡,在回顧的同時要明確哪些是教師資格證考試常考,以什么形式考,哪些地方自己容易出錯等等。
4、有條件的話,每天定時模擬考試,做一套模擬題,如果有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那就更好,練為戰,保持自己的做題狀態,才能在考場上發揮自如。
5、教師資格證考試中保持良好的心態也是非常重要的,相信自己的付出,保持平常心就好。